搜神记(古典神魔小说)第19页
行十余里,谓式曰:“吾暂有所过,留书寄君船中,慎勿发之。”
去后,式盗发现书,皆诸死人录,下条有式名。
须臾,吏还,式犹视书。
吏怒曰:“故以相告,而忽视之?”式叩头流血,良久,吏曰:“感卿远相载,此书不可除卿名。
今日已去,还家,三年勿出门,可得度也。
勿道见吾书。”
式还,不出,已二年余,家皆怪之。
邻人卒亡,父怒,使往吊之。
式不得已,适出门,便见此吏。
吏曰:“吾令汝三年勿出,而今出门,知复奈何?吾求不见,连累为鞭杖,今已见汝,无可奈何。
后三日,日中,当相取也。”
式还,涕泣具道如此。
父故不信。
母昼夜与相守。
至三日日中时,果见来取,便死。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王莽居摄,刘京上言:“齐郡临淄县亭长辛当,数梦人谓曰:“吾,天使也。
摄皇帝,当为真。
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出。’
亭长起视亭中,因有新井。
入地百尺。”
搜神记卷六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
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
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
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
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
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
凡山徙,皆不极之异也。
此二事未详其世。
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
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此天之常数也。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
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
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
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
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
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
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脱化为蜮,射人。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五寸。
京房易妖曰:“地四时暴长占:春、夏多吉,秋、冬多凶。”
历阳之郡,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
不知何时。
运斗枢曰:“邑之沦阴,吞阳,下相屠焉。”
周哀王八年,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
其九年,晋有豕生人,吴赤乌七年,有妇人一生三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田于贝邱,见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射之,豕人立而唬,公惧坠车,伤足,丧屦。
刘向以为近豕祸也。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