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1页

梁书

作者:姚思廉

本纪第一 武帝上

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 ,汉相国何之后也。

何生酂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太子太傅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冰,冰生中山相苞,苞生博士周,周生蛇丘长矫,矫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郡丞豹,豹生太中大夫裔,裔生淮阴令整,整生济阴太守辖,辖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南台治书道赐,道赐生皇考讳顺之,齐高帝族弟也。

参预佐命,封临湘县侯。

历官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赠镇北将军。

高祖以宋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

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帝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

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

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

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融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高祖,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

累迁隋王镇西咨议参军,寻以皇考艰去职。

隆昌初,明帝辅政,起高祖为宁朔将军,镇寿春。

服阕,除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入直殿省。

预萧谌等定策勋,封建阳县男,邑三百户。

建武二年,魏遣将刘昶、王肃帅众寇司州,以高祖为冠军将军、军主,隶江州刺史王广为援。

距义阳百余里,众以魏军盛,趑趄莫敢前。

高祖请为先启,广即分麾下精兵配高祖。

尔夜便进,去魏军数里,迳上贤首山。

魏军不测多少,未敢逼。

黎明,城内见援至,因出军攻魏栅。

高祖帅所领自外进战。

魏军表里受敌,乃弃重围退走。

军罢,以高祖为右军晋安王司马、淮陵太守。

还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

顷之,出镇石头。

四年,魏帝自率大众寇雍州,明帝令高祖赴援。

十月,至襄阳。

诏又遣左民尚书崔慧景总督诸军,高祖及雍州刺史曹虎等并受节度。

明年三月,慧景与高祖进行邓城,魏主帅十万余骑奄至。

慧景失色,欲引退,高祖固止之,不从,乃狼狈自拔。

魏骑乘之,于是大败。

高祖独帅众距战,杀数十百人,魏骑稍却,因得结阵断后,至夕得下船。

慧景军死伤略尽,惟高祖全师而归。

俄以高祖行雍州府事。

七月,仍授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其月,明帝崩,东昏即位,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尚书右仆射江祏、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更直内省,分日帖敕。

高祖闻之,谓从舅张弘策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诗》云:‘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况今有六,而可得乎!嫌隙若成,方相诛灭,当今避祸,惟有此地。

勤行仁义,可坐作西伯。

但诸弟在都,恐罹世患,须与益州图之耳。”

时高祖长兄懿罢益州还,仍行郢州事,乃使弘策诣郢,陈计于懿曰:“昔晋惠庸主,诸王争权,遂内难九兴,外寇三作。

今六贵争权,人握王宪,制主画敕,各欲专威,睚眦成憾,理相屠灭。

且嗣主在东宫本无令誉,媟近左右,蜂目忍人,一总万机,恣其所欲,岂肯虚坐主诺,委政朝臣。

积相嫌贰,必大诛戮。

始安欲为赵伦,形迹已见,蹇人上天,信无此理。

且性甚猜狭,徒取乱机。

所可当轴,惟有江、刘而已。

祏怯而无断,暄弱而不才,折鼎覆餗,翘足可待。

萧坦之胸怀猜忌,动言相伤,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若隙开衅起,必中外土崩。

今得守外籓,幸图身计,智者见机,不俟终日。

及今猜防未生,宜召诸弟以时聚集。

后相防疑,拔足无路。

郢州控带荆、湘,西注汉、沔;雍州士马,呼吸数万,虎视其间,以观天下。

世治则竭诚本朝,时乱则为国剪暴,可得与时进退,此盖万全之策。

如不早图,悔无及也。”

懿闻之变色,心弗之许。

弘策还,高祖乃启迎弟伟及憺。

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