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10页
禋上帝而临亿兆,格文祖而膺大业,以传无疆之祚,岂不盛欤!
又玺书曰: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人者含生之通称,并首同本,未知所以异也。
而禀灵造化,贤愚之情不一;托性五常,强柔之分或舛。
群后靡一,争犯交兴,是故建君立长,用相司牧。
非谓尊骄在上,以天下为私者也。
兼以三正迭改,五运相迁,绿文赤字,徵《河》表《洛》。
在昔勋、华,深达兹义,眷求明哲,授以蒸民。
迁虞事夏,本因心于百姓;化殷为周,实受命于苍昊。
爰自汉、魏,罔不率由;降及晋、宋,亦遵斯典。
我高皇所以格文祖而抚归运,畏上天而恭宝历者也。
至于季世,祸乱荐臻,王度纷纠,奸回炽积。
亿兆夷人,刀俎为命,已然之逼,若线之危,跼天蹐地,逃形无所。
群凶挟煽,志逞残戮,将欲先殄衣冠,次移龟鼎。
衡、保、周、召,并列宵人。
巢幕累卵,方此非切。
自非英圣远图,仁为己任,则鸱枭厉吻,剪焉已及。
惟王崇高则天,博厚仪地,熔铸六合,陶甄万有。
锋驲交驰,振灵武以遐略;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
扬旍旆于远路,戮奸宄于魏阙。
德冠往初,功无与二。
弘济艰难,缉熙王道。
怀柔万姓,经营四方。
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待旦同乎殷后,日昃过于周文。
风化肃穆,礼乐交畅。
加以赦过宥罪,神武不杀,盛德昭于景纬,至义感于鬼神。
若夫纳彼大麓,膺此归运,烈风不迷,乐推攸在。
治五韪于已乱,重九鼎于既轻。
自声教所及,车书所至,革面回首,讴吟德泽。
九山灭祲,四渎安流。
祥风扇起,淫雨静息。
玄甲游于芳荃,素文驯于郊苑。
跃九川于清汉,鸣六象于高岗。
灵瑞杂沓,玄符昭著。
至于星孛紫宫,水效孟月,飞鸿满野,长彗横天,取新之应既昭,革故之征必显。
加以天表秀特,轩状尧姿;君临之符,谅非一揆。
《书》云:“天鉴厥德,用集大命。”
《诗》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所以二仪乃眷,幽明允叶,岂惟宅是万邦,缉兹讴讼而已哉!
朕是用拥璇沉首,属怀圣哲。
昔水行告厌,我太祖既受命代终;在日天禄云谢,亦以木德而传于梁。
远寻前典,降惟近代,百辟遐迩,莫违朕心。
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中书监、兼尚书令汝南县开国侯亮,兼太尉、散骑常侍、中书令新吴县开国侯志,奉皇帝玺绂。
受终之礼,一依唐虞故事。
王其陟兹元后,君临万方,式传洪烈,以答上天之休命!
高祖抗表陈让,表不获通。
于是,齐百官豫章王元琳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臣云等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劝进,高祖谦让不受。
是日,太史令蒋道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事并明著。
群臣重表固请,乃从之。
************本纪第二 武帝中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
设坛柴燎,告类于天曰:“皇帝臣衍,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帝:齐氏以历运斯既 ,否终则亨,钦若天应,以命于衍。
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
唐谢虞受,汉替魏升,爰及晋、宋,宪章在昔。
咸以君德驭四海,元功子万姓,故能大庇氓黎,光宅区宇。
齐代云季,世主昏凶,狡焉群慝,是崇是长,肆厥奸回暴乱,以播虐于我有邦,俾溥天惴惴,将坠于深壑。
九服八荒之内,连率岳牧之君,蹶角顿颡,匡救无术,卧薪待然,援天靡诉。
衍投袂星言,摧锋万里,厉其挂冠之情,用拯兆民之切。
衔胆誓众,覆锐屠坚,建立人主,克剪昏乱。
遂因时来,宰司邦国,济民康世,实有厥劳。
而晷纬呈祥,川岳效祉,朝夕坰牧,日月郊畿。
代终之符既显,革运之期已萃,殊俗百蛮,重译献款,人神远迩,罔不和会。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