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4页

此之下计,何谓上策?卿为我白镇军:前途攻取,但以见付,事在目中,无患不捷,恃镇军靖镇之耳。”

吴子阳等进军武口,高祖乃命军主梁天惠、蔡道祐据渔湖城,唐修期、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

子阳又进据加湖,去郢三十里,傍山带水,筑垒栅以自固。

鲁山城主房僧寄死,众复推助防孙乐祖代之。

七月,高祖命王茂帅军主曹仲宗、康绚、武会超等潜师袭加湖,将逼子阳。

水涸不通舰,其夜暴长,众军乘流齐进,鼓噪攻之,贼俄而大溃,子阳等窜走,众尽溺于江。

王茂虏其余而旋。

于是郢、鲁二城相视夺气。

先是,东昏遣冠军将军陈伯之镇江州,为子阳等声援。

高祖乃谓诸将曰:“夫征讨未必须实力,所听威声耳。

今加湖之败,谁不弭服。

陈虎牙即伯之子,狼狈奔归,彼间人情,理当忷惧,我谓九江传檄可定也。”

因命搜所获俘囚,得伯之幢主苏隆之,厚加赏赐,使致命焉。

鲁山城主孙乐祖、郢城主程茂、薛元嗣相继请降。

初,郢城之闭,将佐文武男女口十余万人,疾疫流肿死者十七八,及城开,高祖并加隐恤,其死者命给棺槥。

先是,汝南人胡文超起义于滠阳,求讨义阳、安陆等郡以自效,高祖又遣军主唐修期攻随郡,并克之。

司州刺史王僧景遣子贞孙入质。

司部悉平。

陈伯之遣苏隆之反命,求未便进军。

高祖曰:“伯之此言,意怀首鼠,及其犹豫,急往逼之,计无所出,势不得暴。”

乃命邓元起率众,即日沿流。

八月,天子遣黄门郎苏回劳军。

高祖登舟,命诸将以次进路,留上庸太守韦睿守郢城,行州事。

邓元起将至寻阳,陈伯之犹猜惧,乃收兵退保湖口,留其子虎牙守盆城。

及高祖至,乃束甲请罪。

九月,天子诏高祖平定东夏,并以便宜从事。

是月,留少府、长史郑绍叔守江州城。

前军次芜湖,南豫州刺史申胄弃姑孰走,至是时大军进据之,仍遣曹景宗、萧颖达领马步进顿江宁。

东昏遣征虏将军李居士率步军迎战,景宗击走之。

于是王茂、邓元起、吕僧珍进据赤鼻逻,曹景宗、陈伯之为游兵。

是日,新亭城主江道林率兵出战,众军擒之于阵。

大军次新林,命王茂进据越城,曹景宗据皁荚桥,邓元起据道士墩,陈伯之据篱门。

道林余众退屯航南,义军迫之,因复散走,退保硃爵,凭淮以自固。

时李居士犹据新亭垒,请东昏烧南岸邑屋以开战场。

自大航以西、新亭以北,荡然矣。

十月,东昏石头军主硃僧勇率水军二千人归降。

东昏又遣征虏将军王珍国率军主胡虎牙等列阵于航南大路,悉配精手利器,尚十余万人。

阉人王伥子持白虎幡督率诸军,又开航背水,以绝归路。

王茂、曹景宗等掎角奔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鼓噪震天地。

珍国之众,一时土崩,投淮死者,积尸与航等,后至者乘之以济,于是硃爵诸军望之皆溃。

义军追至宣阳门,李居士以新亭垒、徐元瑜以东府城降,石头、白下诸军并宵溃。

壬午,高祖镇石头,命众军围六门,东昏悉焚烧门内,驱逼营署、官府并入城,有众二十万。

青州刺史桓和绐东昏出战,因以其众来降。

高祖命诸军筑长围。

初,义师之逼,东昏遣军主左僧庆镇京口,常僧景镇广陵,李叔献屯瓜步,及申胄自姑孰奔归,又使屯破墩以为东北声援。

至是,高祖遣使晓喻,并率众降。

乃遣弟辅国将军秀镇京口,辅国将军恢屯破墩,从弟宁朔将军景镇广陵。

吴郡太守蔡夤弃郡赴义师。

十二月丙寅旦,兼卫尉张稷、北徐州刺史王珍国斩东昏,送首义师。

高祖命吕僧珍勒兵封府库及图籍,收甗妾潘妃及凶党王咺之以下四十一人属吏诛之。

宣德皇后令废涪陵王为东昏侯,依汉海昏侯故事。

授高祖中书监、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食邑万户,给班剑四十人,黄钺、侍中、征讨诸军事并如故;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

己卯,高祖入屯阅武堂。

下令曰:“皇家不造,遘此昏凶,祸挻动植,虐被人鬼,社庙之危,蠢焉如缀。

吾身籍皇宗,曲荷先顾,受任边疆,推毂万里,眷言瞻乌,痛心在目,故率其尊主之情,厉其忘生之志。

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

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虐政横流,为日既久,同恶相济,谅非一族。

仰禀朝命,任在专征,思播皇泽,被之率土。

凡厥负衅,咸与惟新。

可大赦天下;唯王咺之等四十一人不在赦例。”

又令曰:“夫树以司牧,非役物以养生;视民如伤,岂肆上以纵虐。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