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130页
吾非有深鉴,独能弘理,正是采藉风谣,博参物论,咸以为疑,皆欲解体故耳。
自我国五十许年,恩格玄穹,德弥赤县,虽有逆难,未乱邕熙。
溥天率土,忠臣愤慨,比屋罹祸,忠义奋发,无不抱甲负戈,冲冠裂眦,咸欲事刂刃于侯景腹中,所须兵主唱耳。
今人皆乐死,赴者如流。
弟英略振远,雄伯当代,唯德唯艺,资文资武,拯溺济难,朝野咸属,一匡九合,非弟而谁?岂得自违物望,致招群!其间患难,具如所陈。
斯理皎然,无劳请箸;验之以实,宁须确引。
吾所以间关险道,出自东川,政谓上游诸籓,必连师狎至,庶以残命,预在行间;及到九江,安北兄遂溯流更上,全由饩馈悬断,卒食半菽,阻以菜色,无因进取。
侯景方延假息,复缓诛刑,信增号愤,启处无地。
计潇湘谷粟,犹当红委,若阻弟严兵,唯事交切,至于运转,恐无暇发遣。
即日万心慊望,唯在民天,若遂等西河,时事殆矣!必希令弟豁照兹途,解汨川之围,存社稷之计,使其运输粮储,应赡军旅,庶协力一举,指日宁泰。
宗庙重安,天下清复,推弟之功,岂非幸甚。
吾才懦兵寡,安能为役,所寄令弟,庶得申情,朝闻夕死,万殒何恨。
聊陈闻见,幸无怪焉。
临纸号迷,诸失次绪。
世祖复书,陈河东有罪,不可解围之状。
纶省书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于斯!”左右闻之,莫不掩泣。
于是大修器甲,将讨侯景。
元帝闻其强盛,乃遣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逼纶,纶将刘龙武等降僧辩,纶军溃,遂与子踬等十余人轻舟走武昌。
时纶长史韦质、司马姜律先在于外,闻纶败,驰往迎之。
于是复收散卒,屯于齐昌郡,将引魏军共攻南阳。
侯景将任约闻之,使铁骑二百袭纶,纶无备,又败走定州。
定州刺史田龙祖迎纶,纶以龙祖荆镇所任,惧为所执,复归齐昌。
行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纶之故吏,闻纶败,开城纳之。
纶乃修浚城池,收集士卒,将攻竟陵。
西魏安州刺史马岫闻之,报于西魏,西魏遣大将军杨忠、仪同侯几通率众赴焉。
二年二月,忠等至于汝南,纶婴城自守。
会天寒大雪,忠等攻不能克,死者甚众。
后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
忠等执纶,纶不为屈,遂害之。
投于江岸,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
时年三十三。
百姓怜之,为立祠庙,后世祖追谥曰携。
长子坚,字长白。
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户。
亦善草隶,性颇庸短。
侯景围城,坚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抚军政。
吏士有功,未尝申理,疫疠所加,亦不存恤,士咸愤怨。
太清三年三月,坚书佐董勋华、白昙朗等以绳引贼登楼,城遂陷,坚遇害。
弟确,字仲正。
少骁勇,有文才。
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
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
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
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
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
及侯景乞盟,确在外,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
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
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
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
携王流涕谓曰:“汝欲反邪!”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
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
石珍曰:“敕旨如此,侯岂得辞?”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首赴阙。”
伯超挥刃眄确曰:“我识君耳,刀岂识君?”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城。
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
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
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
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乃使确为慰劳文。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
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