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251页

又见诬两端,受疑二国。

斟酌物情,一何至此!昔陈平背楚,归汉则王;百里出虞,入秦斯霸。

盖昏明由主,用舍在时,奉礼而行,神其庇也。

书称士马精新,克日齐举,夸张形胜,指期荡灭。

窃以寒飂白露,节候乃同;秋风扬尘,马首何异。

徒知北方之力争,未识西、南之合从,苟欲徇意于前途,不觉坑阱在其侧。

若云去危令归正朔,转祸以脱网罗,彼既嗤仆之愚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今已引二邦,扬旌北讨,熊豹齐奋,克复中原,荆、襄、广、颍已属关右,项城、悬瓠亦奉南朝,幸自取之,何劳恩赐。

然权变不一,理有万途。

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二分鼎峙,燕、卫、晋、赵足相奉禄,齐、曹、宋、鲁悉归大梁,使仆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交行,戎车不动。

仆立当世之功,君卒祖祢之业,各保疆界,躬享岁时,百姓乂宁,四民安堵。

孰若驱农夫于陇亩,抗勍敌于三方,避干戈于首尾,当锋镝于心腹。

纵太公为将,不能获存,归之高明,何以克济。

复寻来书云,仆妻子悉拘司寇。

以之见要,庶其可及。

当是见疑褊心,未识大趣。

何者?昔王陵附汉,母在不归;太上囚楚,乞羹自若。

矧伊妻子,而可介意。

脱谓诛之有益,欲止不能;杀之无损,徒复坑戮。

家累在君,何关仆也?而遵道所传,颇亦非谬,但在缧绁,恐不备尽,故重陈辞,更论款曲。

所望良图,时惠报旨。

然昔与盟主,事等琴瑟,谗人间之,翻为仇敌。

抚弦搦矢,不觉伤怀,裂帛还书,知何能述。

十二月,景率军围谯城不下,退攻城父,拔之。

又遣其行台左丞王伟、左民郎中王则诣阙献策,求诸元子弟立为魏主,辅以北伐,许之。

诏遣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须渡江,许即伪位,乘舆副御以资给之。

齐文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退入涡阳,马尚有数千匹,甲卒数万人,车万余辆,相持于涡北。

景军食尽,士卒并北人,不乐南渡,其将暴显等各率所部降于绍宗。

景军溃散,乃与腹心数骑自峡石济淮,稍收散卒,得马步八百人,奔寿春,监州韦黯纳之。

景启求贬削,优诏不许,仍以为豫州牧,本官如故。

景既据寿春,遂怀反叛,属城居民,悉召募为军士,辄停责市估及田租,百姓子女悉以配将卒。

又启求锦万匹,为军人袍,领军硃异议以御府锦署止充颁赏远近,不容以供边城戎服,请送青布以给之。

景得布,悉用为袍衫,因尚青色。

又以台所给仗,多不能精,启请东冶锻工,欲更营造,敕并给之。

景自涡阳败后,多所征求,朝廷含弘,未尝拒绝。

先是,豫州刺史贞阳侯渊明督众军围彭城,兵败没于魏。

至是,遣使还述魏人请追前好。

二年二月,高祖又与魏连和。

景闻之惧,驰启固谏,高祖不从。

尔后表疏跋扈,言辞不逊。

鄱阳王范镇合肥,及司州刺史羊鸦仁俱累启称景有异志,领军硃异曰:“侯景数百叛虏,何能为役?”并抑不奏闻,而逾加赏赐,所以奸谋益果。

又知临贺王正德怨望朝廷,密令要结,正德许为内启。

八月,景遂发兵反,攻马头、木栅,执太守刘神茂、戍主曹璆等。

于是诏郢州刺史鄱阳王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同讨景,济自历阳;又令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邵陵王纶持节,董督众军。

十月,景留其中军王显贵守寿春城,出军伪向合肥,遂袭谯州,助防董绍先开城降之,执刺史豊城侯泰。

高祖闻之,遣太子家令王质率兵三千巡江遏防。

景进攻历阳,历阳太守庄铁遣弟均率数百人夜斫景营,不克,均战没,铁又降之。

萧正德先遣大船数十艘,伪称载荻,实装济景。

景至京口,将渡,虑王质为梗。

俄而质无故退,景闻之尚未信也,乃密遣觇之。

谓使者曰:“质若审退,可折江东树枝为验。”

觇人如言而返,景大喜曰:“吾事办矣。”

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

景即分袭姑孰,执淮南太守文成侯宁,遂至慈湖。

于是诏以扬州刺史宣城王大器为都督城内诸军事,都官尚书羊侃为军师将军以副焉;南浦侯推守东府城,西豊公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

既而景至硃雀航,萧正德先屯丹阳郡,至是,率所部与景合。

建康令庾信率兵千余人屯航北,见景至航,命彻航,始除一舶,遂弃军走南塘,游军复闭航渡景。

皇太子以所乘马授王质,配精兵三千,使援庾信。

质至领军府,与贼遇,未阵便奔走,景乘胜至阙下。

西豊公大春弃石头城走,景遣其仪同于子悦据之。

谢禧亦弃白下城走。

景于是百道攻城,持火炬烧大司马、东西华诸门。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