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202页

少师事何胤,通《五经》,尤明《三礼》、《孝经》、《论语》,讲说并数十遍,生徒亦数百人。

历官国子助教,三为《五经》博士,迁尚书祠部郎。

出为海盐、山阴二县令。

佥儒者,不长政术,在县无绩。

太清乱,卒于家。

子俶玄,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

佥兄子元素,又善《三礼》,有盛名,早卒。

卢广,范阳涿人,自云晋司空从事中郎谌之后也。

谌没死冉闵之乱,晋中原旧族,谌有后焉。

广少明经,有儒术。

天监中归国。

初拜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始安太守,坐事免。

顷之,起为折冲将军,配千兵北伐,还拜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遍讲《五经》。

时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并聚徒讲说,而音辞鄙拙;惟广言论清雅,不类北人。

仆射徐勉,兼通经术,深相赏好。

寻迁员外散骑常侍,博士如故。

出为信武桂阳嗣王长史、寻阳太守。

又为武陵王长史,太守如故,卒官。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

家世农夫,至峻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麟士门下积年。

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其笃志如此。

麟士卒后,乃出都,遍游讲肆,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

初为王国中尉,稍迁侍郎,并兼国子助教。

时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书荐峻曰:“《五经》博士庾季达须换,计公家必欲详择其人。

凡圣贤可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群经源本。

此学不传,多历年世,北人孙详、蒋显亦经听习,而音革楚、夏,故学徒不至;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

比日时开讲肆,群儒刘岩、沈宏、沈熊之徒,并执经下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人无间言。

第谓宜即用此人,命其专此一学,周而复始。

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累世绝业,传于学者。”

勉从之,奏峻兼《五经》博士。

于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出为华容令,还除员外散骑侍郎,复兼《五经》博士。

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袪补西省学士,助撰录。

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

出为武康令,卒官。

子文阿,传父业,尤明《左氏传》。

太清中,自国子助教为《五经》博士。

传峻业者,又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云,官皆至《五经》博士、尚书祠部郎。

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吴太史慈后也。

少善《庄》、《老》,兼治《孝经》、《礼记》,其三玄尤精解,当世冠绝,每讲说,听者常五百余人。

历官国子助教。

邵陵王纶好其学,及出为江州,携叔明之镇。

王迁郢州,又随府,所至辄讲授,江外人士皆传其学焉。

大同十三年,卒,时年七十三。

孔子袪,会稽山阴人。

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怀书自随,投闲则诵读。

勤苦自励,遂通经术,尤明《古文尚书》。

初为长沙嗣王侍郎,兼国子助教,讲《尚书》四十遍,听者常数百人。

中书舍人贺琛受敕撰《梁官》,启子袪为西省学士,助撰录。

书成,兼司文侍郎,不就。

久之兼主客郎、舍人,学士如故。

累迁湘东王国侍郎、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又云麾庐江公记室参军,转兼中书通事舍人。

寻迁步兵校尉,舍人如故。

高祖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使子袪检阅群书,以为义证。

事竟,敕子袪与右卫硃异、左丞贺琛于士林馆递日执经。

累迁通直正员郎,舍人如故。

中大同元年,卒官,时年五十一。

子袪凡著《尚书义》二十卷,《集注尚书》三十卷,续硃异《集注周易》一百卷,续何承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

皇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也。

侃少好学,师事贺蒨,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起家兼国子助教,于学讲说,听者数百人。

撰《礼记讲疏》五十卷,书成奏上,诏付秘阁。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