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146页
史臣陈吏部尚书姚察曰:王僧孺之巨学,刘孝绰之词藻,主非不好也,才非不用也,其拾青紫,取极贵,何难哉!而孝绰不拘言行,自踬身名,徒郁抑当年,非不遇也。
************列传第二十八 张缅弟缵 绾张缅,字元长,车骑将军弘策子也。
年数岁,外祖中山刘仲德异之,尝曰:“此儿非常器 ,为张氏宝也。”
齐永元末,义师起,弘策从高祖入伐,留缅襄阳,年始十岁,每闻军有胜负,忧喜形于颜色。
天监元年,弘策任卫尉卿,为妖贼所害,缅痛父之酷,丧过于礼,高祖遣戒喻之。
服阕,袭洮阳县侯,召补国子生。
起家秘书郎,出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
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
还除太子舍人、云麾外兵参军。
缅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辍卷,尤明后汉及晋代众家。
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略无遗失。
殿中郎缺,高祖谓徐勉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鹓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勉举缅充选。
顷之,出为武陵太守,还拜太子洗马,中舍人。
缅母刘氏,以父没家贫,葬礼有阙,遂终身不居正室,不随子入官府。
缅在郡所得禄俸不敢用,乃至妻子不易衣裳,及还都,并供其母赈赡亲属,虽累载所畜,一朝随尽,缅私室常阒然如贫素者。
累迁北中郎谘议参军、宁远长史。
出为豫章内史。
缅为政任恩惠,不设钩距,吏人化其德,亦不敢欺,故老咸云“数十年未之有也”。
大通元年,征为司徒左长史,以疾不拜,改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
俄迁御史中丞,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左降黄门郎,兼领先职,俄复为真。
缅居宪司,推绳无所顾望,号为劲直。
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以励当官。
中太通三年,迁侍中,未拜,卒,时年四十二。
诏赠侍中,加贞威将军,侯如故。
赙钱五万,布五十匹。
高祖举哀。
昭明太子亦往临哭,与缅弟缵书曰:“贤兄学业该通,莅事明敏,虽倚相之读坟典,郄縠之敦《诗》《书》,惟今望古,蔑以斯过。
自列宫朝,二纪将及,义惟僚属,情实亲友。
文筵讲席,朝游夕宴,何曾不同兹胜赏,共此言寄。
如何长谢,奄然不追!且年甫强仕,方申才力,摧苗落颖,弥可伤惋。
念天伦素睦,一旦相失,如何可言。
言及增哽,巉笔无次。”
缅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
抄《后汉》、《晋书》,众家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
又抄《江左集》,未及成。
文集五卷。
子傅嗣。
缵字伯绪,缅第三弟也,出后从伯弘籍。
弘籍,高祖舅也,梁初赠廷尉卿。
缵年十一,尚高祖第四女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召补国子生。
起家秘书郎,时年十七。
身长七尺四寸,眉目疏朗,神采爽发。
高祖异之,尝曰:“张壮武云‘后八叶有逮吾者’,其此子乎?”缵好学,兄缅有书万余卷,昼夜披读,殆不辍手。
秘书郎有四员,宋、齐以来,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
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
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乃可言优仕矣。”
如此数载,方迁太子舍人,转洗马、中舍人,并掌管记。
缵与琅邪王锡齐名。
普通初,魏遣彭城人刘善明诣京师请和,求识缵。
缵时年二十三,善明见而嗟服。
累迁太尉谘议参军,尚书吏部郎,俄为长史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
河东裴子野曰:“张吏部在喉舌之任,已恨其晚矣。”
子野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复诣人。”
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
大通元年,出为宁远华容公长史,行琅邪、彭城二郡国事。
二年,仍迁华容公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加贞威将军,行府州事。
三年,入为度支尚书,母忧去职。
服阕,出为吴兴太守。
缵治郡,省烦苛,务清静,民吏便之。
大同二年,征为吏部尚书。
缵居选,其后门寒素,有一介皆见引拔,不为贵要屈意,人士翕然称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