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梁书(姚思廉 · 二十四史)第172页

敕与陈郡殷钧、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

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特进萧琛、金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

普通初,陈庆之北伐,克复洛阳,百僚称贺,规退曰:“道家有云:非为功难,成功难也。

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

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威势不接,馈运难继,将是役也,为祸阶矣。”

俄而王师覆没,其识达事机多如此类。

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

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

大通三年,迁五兵尚书,俄领步兵校尉。

中大通二年,出为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

其年,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

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

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

俄征为左民尚书,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

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未拜,复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

规辞疾不拜,于钟山宗熙寺筑室居焉。

大同二年,卒,时年四十五。

诏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赙钱二十万,布百匹。

谥曰章。

皇太子出临哭,与湘东王绎令曰:“威明昨宵奄复殂化,甚可痛伤。

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

文辩纵横,才学优赡,跌宕之情弥远,濠梁之气特多,斯实俊民也。

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

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复悼王生。

俱往之伤,信非虚说。”

规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子褒,字子汉,七岁能属文。

外祖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

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

服阕,袭封南昌侯,除武昌王文学、太子洗马,兼东宫管记,迁司徒属,秘书丞,出为安成内史。

太清中,侯景陷京城,江州刺史当阳公大心举州附贼,贼转寇南中,褒犹据郡拒守。

大宝二年,世祖命征褒赴江陵,既至,以为忠武将军、南平内史,俄迁吏部尚书、侍中。

承圣二年,迁尚书右仆射,仍参掌选事,又加侍中。

其年,迁左仆射,参掌如故。

三年,江陵陷,入于周。

褒著《幼训》,以诫诸子。

其一章云:陶士衡曰:“昔大禹不吝尺璧而重寸阴。”

文士何不诵书,武士何不马射?若乃玄冬修夜,硃明永日,肃其居处,崇其墙仞,门无糅杂,坐阙号呶。

以之求学,则仲尼之门人也;以之为文,则贾生之升堂也。

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进退循焉,俯仰观焉。

文王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立身行道,终始若一。

“造次必于是”,君子之言欤?

儒家则尊卑等差,吉凶降杀。

君南面而臣北面,天地之义也;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

道家则堕支体,黜聪明,弃义绝仁,离形去智。

释氏之义,见苦断习,证灭循道,明因辨果,偶凡成圣,斯虽为教等差,而义归汲引。

吾始乎幼学,及于知命,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江左以来,斯业不坠,汝能修之,吾之志也。

初,有沛国刘、南阳宗懔与褒俱为中兴佐命,同参帷幄。

刘,字仲宝,晋丹阳尹真长七世孙也。

少方正有器局。

自国子礼生射策高第,为宁海令,稍迁湘东王记室参军,又转中记室。

太清中,侯景乱,世祖承制上流,书檄多委焉,亦竭力尽忠,甚蒙赏遇。

历尚书左丞、御史中丞。

承圣二年,迁吏部尚书、国子祭酒,余如故。

宗懔,字元懔。

八世祖承,晋宜都郡守,属永嘉东徙,子孙因居江陵焉。

懔少聪敏好学,昼夜不倦,乡里号为“童子学士”。

普通中,为湘东王府兼记室,转刑狱,仍掌书记。

历临汝、建成、广晋等令,后又为世祖荆州别驾。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