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独手丐(还珠楼主)TXT下载第16页

明末绅权与科名最重。

韩老师是个秀才,本不至于这等穷苦,只为人大忠厚,非义不取,不愿管人闲事,以致无人请教,人也忘却他是一个秀才,有时反受欺侮,年又大老,不似别的秀才横行不法,地方上人对他害怕。

姜母又太心急,人都知她穷苦无依,忽然买了几亩好田,盖屋养猪,供给先生全家,互相传说,引起村中坏人注意,始而借题勒索敲诈,仗势欺凌,常时伤财受气。

后被韩老师知道,约了学中秀才出头做主,说姜家孤儿寡母,无故受上豪恶人欺凌,要递公禀,那班地方上坏人见老头子动了真火,当时不敢抗拒,忙托人说好话,从此不再寻他母子扰闹。

韩老师人已约好,索性告到当宫,在众秀才公忿之下将那恶人惩治一下,众小也许由此敛迹,偏是面善心慈,禁不起儿句好话一骗,姜母又想息事宁人,所作公禀并未递出。

韩秀才只凭一点老面子出头约人,事完没有请客,也未告知姜氏母子。

那些包揽词讼、专喜无事生风的学中秀才本已不大高兴,群小和村中土豪再一挑拨,说姜氏母子去年发了横财,韩老师平日得了不少好处。

这次姜家原有厚礼,均被他一人吞没,闹得这些出头的人全都恨在心里。

韩老师虽成孤立,群小上次几乎吃他大亏,暂时本还不敢公然侵害。

事有凑巧,群小当中为首的是一小土豪,平日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第二年春天,因为乃父觅地安葬,听一地师之言,说他家原有坟地极好,但被姜家的田破了风水,知道随便强占决办不到,又是上等好田,不舍出那高价。

地师偏说得那么好法,只要将田得到,把姜家的房拆去,葬后三年便要大富大贵;否则龙脉已断,将来还有祸事。

心中不舍,于是想下毒计。

乘着雨后泥泞,韩老师由村中饮宴归来,命人埋伏在旁,将其推入湖里淹死。

过了一月,又命几个同党前往放火。

姜氏母子几乎送命。

后知土豪所为,往求别的秀才申冤,俱都不管,反说了好些刻薄话,姜母连急带气,无可如何。

不久所养牛、猪忽然相继倒毙。

土豪和地方上的恶人勾结官差常来欺凌,实在被逼无法,只得把田和农具贱卖,迁回城内。

姜母乡下人,想为爱子创立家业,那三四十两银子买田买牛之外都制办了农器衣物,又建了三间小房;经此一来全都弄光,只剩一点田价和一些残余衣物,所值无多,把积蓄去了十之七八,一到城中便气成重病。

姜飞年才十一,每日延医诊治,服侍病母,钱快用完,姜母忽死,心中悲愤,无可如何。

幸而同居乡邻还好,帮助姜飞把所有衣物全数卖掉,连同所剩一点余银,勉强将母埋葬,由此成了孤儿。

因想起师父行时之言,常去相国寺中探望有无身带竹牌的人。

去了好几天,师父所说那人不曾见到,无意之中遇见几个游客,偶因问路,觉他一个小孩,对于汴梁风景名胜记得极熟,并还知道好些古迹故事,又问出是个孤儿,不由生出同情,令其引导,陪往游玩。

其实汴梁虽是以前帝王之都,所有名胜如铁塔、龙亭、禹王台等有限几处多半湮没,就这几处古迹也无什出奇之处。

但是到了姜飞口中,说得有条有理,听的人均觉有趣;又怜他年幼聪明,第一次便得了二三两银子,足够好几月的用度。

姜飞自是欢慰,觉着这行当不差。

只要遇上几个有钱好客人,得点银钱,便可过上三五月,不致耽误功课。

先想多积几个再去用功,哪知这类事可遇而不可求,以后接连去了多日,一个游客也未遇到,所得的钱又因添修母坟,用去多半。

只得想一主意,买了开封府志和汴京名胜录诸书仔细看过,把东西两京名胜。

沿革故事全部记熟,再写一面木牌,专为游客向导,并讲古迹来历。

每日去至相国寺和各客栈中兜生意。

因他年纪大小,写作都还不差,人都对他发生好感。

虽因心高性做,无故不肯受人恩惠。

每当春秋佳日,也常遇到一些游客令作向导,谈得投机,给钱也不在少。

每月所得本有裕余,偏生天生侠肠,得钱一多常喜周济贫苦,往往舍己从人,分文皆无。

幸而同居的人见他那点年纪如此用功,待人又极谦和厚道,个个喜爱,许其寄食,有钱公摊,也不多要他的,无钱也不计较。

姜飞不肯白吃,每次得钱总是加倍奉还,信用极好,居然度了两年。

因知春秋两季游客较多,夏冬之间虽然较少,但想恩师分别三年,始终不见人来,连往老农家中打听也无信息。

日前老农丧妻,自己倾囊相助,钱已用光,白吃邻居已有多日,天气大热,许久不曾开张。

明日中元庙会,去年便是庙会前一天遇到两个好客人,得了两许银子,何不撞撞运气?乘着早凉,前往一试,就便看看可有师父派来的人。

因是以此为生,人又聪明,日子一久有了经历,外乡来人一望而知。

看人专看气度,不论穿得好坏,知道凡是欢喜游山选胜的人衣服多半朴素。

正在树下留神察看,暗想心事,忽见沈鸿走来买烧饼吃。

刚看出那是一个外方人,但非有钱主顾。

那面木牌寄存在一个说评书的那里,主人未来,心想这人虽不是有大油水,这样清早便来逛庙,又不烧香,明是外路游客,反正少得比不得好,何不上前探个口气?还未走过,沈鸿已招手相唤,双方一谈,才知对方误把他当成初学乞讨的贫儿,想要周济,心中失望,方自推谢,并说来意和自己所操职业。

沈鸿见他不受周济,年纪虽小,谈吐不俗,越发喜爱。

问知常来庙中为人向导,便向他打听独手丐的踪迹。

姜飞先当对方是个寻常游客,没有注意。

一听说要寻一位身材瘦长、目光极亮、断了半截手臂的花子,心中一惊,先不答话。

回顾阳光已高,各处摊篷均已支起。

附近买食物早点的人越来越多,对方心意难测,当人不便说话,想了想答道:“你说那样残废叫花相国寺中有二十多个,不知是谁。

这里人多,不要耽误人家生意,客人吃完,同我去往后殿无人之处再谈。”

沈鸿人本聪明,见姜飞虽然年幼,相貌英秀,神情好些可疑,想了一阵方始回话,又令去往无人之处细谈,钱与食物俱都不要,料知有因,忙即会账,匆匆起身。

到了后殿石廊角上,姜飞四顾无人,便请沈鸿同坐石栏。

沈鸿见他目注自己,也不开口,神态十分沉稳,似在察看自己神色,微有惊疑之容,心中不解,便把前言说了一遍,并说:“那位独手老前辈是乡亲,自己由嵩山少林寺不远千里一路寻来。”

姜飞闻言越生疑心,脱口笑道:“你是湖南口音,他是关中的人,一南一北,怎会是你乡亲?”

沈鸿闻言,才知对方认得独手丐,不知何故不肯明言。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