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水浒后传(水浒传续书)第123页

头陀大喜。

忽有报来,革家兵到了。

萨头陀自去迎进。

那革鹏、革雕、革鹍都是膀阔身长,碧眼黄须,力敌万人。

带二百个战船,五千苗兵,腕挂长刀,身穿藤甲,披发跣足,如天魔一般。

那革鹏弟兄与共涛相见,萨头陀叫苗兵去捉为头的臣僚,有一百多人,先断手足,后枭首级,悬拴通衢。

百姓都要归顺,一家不伏,九家同斩。

那些百姓有多少力量?只得顺从。

海口各门尽是革家把守,敢有一人交头接耳,就拿来杀了,人人害怕,不敢开口。

次日五更,鸣钟伐鼓,共涛戴了冲天冠,服了赭黄袍,升金銮殿宝座。

刚把屁股放下,又是一晕,内侍慌忙扶住。

文武百官为着性命,尽来朝贺。

共涛封萨头陀为护世大国师,兼行丞相事。

革鹏三人俱为大将军,执掌兵权,其馀官僚俱复旧职。

立夫人为正宫,儿子为世子,女为公主。

坐朝已毕,大设筵宴,一同畅饮。

共涛道:“寡人蒙国师、大将军扶助,得登大位,真是满心意足。

只是宫中进去不得,如之奈何?”萨头陀道:“不要性急,待破了金鳌岛再处。”

饮至夜分,送歌儿舞女与萨头陀、革鹏等取乐。

那些苗兵奸淫抢掳,肆行无忌。

可怜万民涂毒,敢怨而不敢言,含泪吞声而已。

却说国母、公主、花恭人在宫中,恐怕共涛来犯,却不见到。

有内相奏道:“共涛与萨头陀昨日来到宫中,忽然天昏地黑,赤气罩住,两个逆贼立时晕倒,故不敢进来。

有黄茅岛革鹏兄弟领苗兵五千,在城中扰乱,杀了臣民百数,号令通衢,今早升殿自立了。”

国母大恸道:“不料祖宗遗业,一旦付与别人,此恨怎消?”玉芝公主道:“驸马自然即时就到,且安立父王灵座,朝夕设奠,赤气罩住,想有天神护佑,此贼不久灭亡,母亲请自节哀。”

国母只得收泪,安立灵座,日夜哭临,实是惨伤。

是夜三更,国母哭得昏倦,朦胧睡去,只见国主改了道妆,说道:“我不听良言,误遭毒手,今随丹霞师父出了家,倒也逍遥自在。

李大将军、花逢春决能殄灭贼党,宫中有金甲神人守住,贼臣不敢进来,你母子且自宽心。

我去也!”国母一把扯住,被国主一推,忽然惊醒。

唤起公主,诉说梦中之事,公主道:“既是父王托梦,母亲宽心。”

自此闭上宫门,耐心守候不题。

再说花逢春到金鳌岛贺寿,同高青、倪云回来,到暹罗城,还隔三十里,见海面上一只小船飞也似来。

舱内坐一太监,见了花驸马的船就傍拢来。

过了船,对花驸马大哭道:“国主端阳那日,幸共涛府中,被一萨头陀毒死,共涛自立为王。

国母、公主差我请驸马回去!”花逢春听知,哭得昏晕。

高青道:“事已至此,哭之何益?商量怎地去复仇!”花逢春道:“且到国中去一看,不知国母、母亲、公主何如?”倪云道:“不可。

那厮篡了位,必有心腹把住城门,我等贺寿而来,又不带兵,此去恐遭毒手。

不如重到金鳌岛,与李大哥商议,然后进兵。”

内监道:“萨头陀招引黄茅岛革鹏兄弟三人,领苗兵五千,处处平定,哪里去得?况萨头陀善行妖法,差遣鬼兵,十分了得。

共涛那日要进宫门,被亦气罩住,即时晕倒,宫中幸得无事。

不如听倪将军之言,回到金鳌岛再处。”

花逢春无奈,只得回船。

偏生遇了斗风,白浪滔天,扯不得篷,只好泊在沙洲上。

花逢春心中焦躁,两泪交流,高青、倪云劝慰道:“革鹏有五千苗兵,萨头陀又会妖法,须算个万全,方好破得。

如今正要尽心竭力平定祸乱,岂可先哭坏身子?”花逢春道:“前日万寿山展墓,偏偏的火烧了国主龙袍,已是不祥。

又丹霞山那个道士说出四句偈子,分明是运绝的话,我已晓得不好了。

那共涛久蓄异心。

乐叔叔一向说要提防他,不料果然下此毒手!前日不到金鳌岛庆寿,他还忌惮,不敢动手,我若在哪里,也决不放国主云赴宴了。”

高青道:“他约同了黄茅岛苗兵,羽翼已成,我们只有五百兵,哪里敌得过?幸喜到金鳌岛留着身子,可以报仇雪恨。

若在国中,也被他所算了。”

天色已晚,风势愈狂,花逢春一夜不曾合眼。

到天明,风息开船。

到金鳌岛,李俊、乐和见花逢春等重复来到,吃了一惊,忙问来意,花逢春哭诉:“国主被共涛所弑,篡了王位。

萨头陀勾引黄茅岛革鹏兄弟三人,有苗兵五千守住,进城不得,故来与伯叔商议进兵复仇。”

乐和道:“我刻刻防这贼子,几番要开除他,恐怕国主起疑,故此容忍。

岂知果然有此变乱,如今不消说了。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