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水浒传续书)第26页
公孙胜道:“贫道已离世网,心似寒灰不复燃矣。
因事体模糊不知来历,特来贵寨讨个实信。
今已明白,即刻告别,再择名山潜身远害了。”
李应道:“弟兄们还多,倘然意出事来,又错认了先生不能安身怎处?小弟有个两便的善策在此。”
公孙胜道。
“请教。”
有分教:干戈再起谈方略,水火抽添握胜谋。
不知扑天雕说出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斗法是稗乘常例,因要惹出公孙胜来,故借此敷演。
且提起李良嗣、郭京,为宋朝失两河之故,是一部大头脑。
第七回 李良嗣条陈因赐姓 铁叫子避难暂更名
却说李应要留公孙胜、朱武在山寨里,二人不肯,便要别去。
李应道:“师长既爱清闲,那饮马川形势非凡,山后高峰下面有一白云坡,地面平坦,两道瀑布飞到坡前,汇成阔涧。
苔石磷峋,四围有千百株虬松,参天苍翠。
就在坡上建个小院,请师长在内清修,自送供给。
有事则请教方略,无事则闭门参究,岂不是两便之策?”众人齐声称善。
公孙胜就要去看,李应陪到白云坡,果然一派景致不让二仙山,公孙胜方肯住下。
驾起座竹桥,结个茅庵,前临碧涧后枕苍崖。
花药纷披,禽声睆睆。
公孙胜、朱武令小童炊篝,不要送供给,蔬食清香,安心住下。
过得五六日,忽探事喽啰报上山来道:“有一二千兵马,打枢密府旗号,浩浩荡荡杀奔山边来,头领须作准备。”
李应唤杨林、杜兴紧守寨栅看他动静,未可出战。
原来郭京、张雄锁押紫虚宫住持去回复。
童贯道:“公孙胜哪里赏菊,这紫虚宫住持先通风放他走了,因拿这住持来回复。”
住持分辨道:“公孙胜自居小庵,与本宫不相往来,他自遁去,与小道何干?”童贯道:“他遁到哪里?”住持道:“闻得李应在饮马川哨聚,他是同党,或者在哪里。”
童贯道:“李应少不得要剿灭,再差都统制马俊领二千兵、一并同李应擒来,扫清山寨,不可失误。”
当下将住持撵出。
马俊同张雄、郭京领兵杀到饮马川,见山势峻峭,不敢攻打,只在山边摇旗呐喊。
到下午时分,忽听一声炮响,李应全身披挂,背上插五把飞刀,提着点钢枪。
左有樊瑞,右有杨林,三骑马飞出阵前。
郭京指着樊瑞道:“公孙胜,你这贼道!两番使妖法走了,今天兵到此,快快下马受缚。”
樊瑞笑道:“你这天将摔不死的贼!真见鬼了,我是公孙胜?你若遇公孙胜,还死得早哩!”郭京大怒,做势要出马。
张雄恐他失了锐气,仗大杆刀劈面砍来。
李应接住,战了十馀合,李应拖枪便走。
张雄不知是计,飞马赶来。
李应觑得较近,暗掣飞刀,正中肩上,负痛抱鞍回阵。
樊瑞、杨林催动喽啰冲杀过来,马俊抵当不住,官兵自相践踏,伤者甚多。
忙退十里下寨,计点军士,折了三百馀人。
商议道:“贼寇凶勇难敌,败了一阵。
且安歇一宵,明日申文去讨教兵方好。”
却说李应得胜而回,公孙胜、朱武知有兵到,也来寨中。
李应道:“这些疲兵小将,何足道哉!便是童贯自来,也杀他片甲不回。”
朱武道:“他折了一阵,锐气已丧。
兵贵神速,今夜分四路埋伏,去劫大寨,使他只轮不返。
童贯害怕,再不敢撩拨了。”
李应称善。
遂遣杨林、杜兴、樊瑞、蔡庆,分头埋伏。
二更时分,李应自捣中军。
到得寨口,分开鹿角,大喊杀入。
官军略无准备,张雄、马俊在睡梦里听得,马不及鞍,人不及甲。
李应冲到,一枪把马俊刺死,张雄望寨后脱去。
喊声四起,杨林、樊瑞各路团团裹拢。
那些军士杀的杀,逃的逃,如疾风乱扫败叶,只不见了郭京。
剩下的衣甲器械、马匹粮草尽数搬回,置酒庆贺,不题。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