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水浒后传(水浒传续书)第27页

却说张雄只得领了残兵回报。

童贯大怒,欲起大兵亲自征剿。

忽边报甚紧,大辽兵到,边隘守将拦当不住,乞发大兵遣将救援,故此中止。

又接中书省行下文书,前日具题李良嗣破辽奇策,着到京陛见,具陈可否。

童贯即发勘合,着良嗣驰驿进京,设宴饯行。

说道:“参军复中华之疆土,建盖世之奇功,在此一举一。

朝中军国重事俱是蔡太师判决,我有密启专荐。

参军宜先晋谒太师,备陈事宜。

面圣之时,方可赞襄。”

李良嗣领诺,拜别而去。

不一日来到东京,参谒蔡京,呈上密启。

蔡京道:“参军此计真有旋乾转坤之功,可称千古创见。

若成得功来,自然应授显爵,连老夫与童枢密俱有荣施。

只是科道中有几个古板的官儿,定然上疏阻挠。

面圣之时,须要明白敷陈,条析利害。”

李良嗣再拜道:“卑职蒙太师奖拔,当竭犬马之力,矢心报效朝廷。

但一得愚忱,不过草茅管见,还求太师指教。”

蔡京和颜送出。

次日五更早朝,道君皇帝驾御迩英殿,阁门大使引进。

李良嗣山呼舞蹈拜毕。

道君皇帝亲降玉音道:“览童贯所奏,卿建议破辽之策,不知果有成算否?”李良嗣叩头奏道:“燕云十六州已沦没二百多年,不见光风化日。

今辽主微弱,将骄卒惰,正是天亡之际。

况金国劲气方张,近日与辽国构成嫌隙。

遣使航海与彼连和,两面夹攻,易如拉朽。

陛下英武圣文,岂但车书一统,远过汉武、秦皇;将见协和万邦,媲美唐尧虞舜。”

道君龙颜大悦道:“天生奇才,以佐朕躬。

功成之日,定授节钺。”

传旨先授秘书丞,赐姓赵氏。

赵良嗣俯伏谢恩。

左班中闪出一员大臣,绯袍象简,启奏不可。

众官视之,乃参知政事吕大防也。

道君皇帝道:“何为不可?”吕大防正色道:“辽国与本朝为兄弟之国,和议已成百年。

一旦撤其藩篱,而近虎狼之金,他日难免侵凌。

赵良嗣草莽之人,不识朝廷大体,事宜速寝。

若贪一时之利,他日悔之晚矣。”

赵良嗣道:“辽已败盟,今遣十万大兵侵犯北界,犹然守株待兔,岁加纳币,所谓‘赍寇粮而资盗兵也。’

莫若以纳辽之币归之於金,坐复燕云故土,正合远交近攻之计。

事机一失,时不再来,唯望宸断。”

蔡京道:“琴瑟不调,则起而更张之。

灭辽之后,与金交好,安有后悔!”道君皇帝变色道:“吕大防辅弼之臣,只图尸位食禄,无经国远猷。

齐桓公小国之君,尚能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朕抚有四海,不得刷白沟之耻?敢有再谏者,加以上刑!”叱退吕大防。

蔡京奏道:“赵良嗣既建奇策,金国通问使就差他去,庶应对无误,不辱君命。

所有应用礼仪,乞降圣旨,敕该部料理,择吉启行。”

赵良嗣谢恩退班,致谢蔡太师。

各部奉旨,不敢迟慢。

宣和二年二月吉日,辞了朝,拜别蔡京,差人回复了童贯。

意气扬扬,一路驰驿,至登莱下海。

到金国议定封疆、岁币、出兵夹攻之期,就同金国报问使孛菫来朝。

八月中秋,回朝复命,厚赐孛菫,送回本国。

赵良嗣加授侍御史,监童贯大军,一同镇守。

那时高头骏马,富贵逼人,侍从煊赫,好不施为。

行至黄河渡口,皇华驿馆,催刷船只。

正要过河,只见驿门口蹲着一人,驿丞连忙打开。

赵良嗣看那人:头戴逍遥巾,丝丝似千条柳线;身穿破衲袄,缕缕如百结流苏。

满面灰尘,几日不经浆水;四肢委顿,昨宵决少粥汤。

手拿渔鼓简,还装落难神仙;胸藏木漆碗,竟是叫街花子。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