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水浒后传(水浒传续书)第142页

分拨已定,只等夜深进兵不题。

却说高宗皇帝即位临安,信任王潜善、黄伯彦、汤思退一班无谋宰相,专主和议。

斥罢李纲,张所、傅亮忠良之臣,汴京复失,两淮不守。

被兀术长驱直入,攻破独松关,高宗遂幸明州,下了海。

阿黑麻领一万雄兵,直追至牡蛎滩,团团围定,以为唾手可取。

只是船到滩边,便见两条黄龙旋绕在御营上,风雨大作。

金兵害怕,不敢上岸。

高宗从驾的战士尽皆败没,唯有羽林军数百、文武内监十馀员而已,御膳已缺,正在危急之时。

夜至三更,李俊统三队兵,先把火船推入金营。

忽起大风,各船一齐火起,凌振又装大炮,振天打去。

呼延灼等大喊杀人,逢着便砍。

阿黑麻不知哪里来的救兵,黑夜里又不知多少,各船火发,先领一队奔出外洋。

那金兵杀死的、烧死的、跳在海内的,不计其数。

阿黑麻领残兵,不敢回明州,望登莱逃去。

呼延钰、徐晟追上,拿得一个船、两员将官、三十名金兵,解到中营发落。

高宗听得炮声不绝,火光冲天,心中惊怕,垂泪道想:“是金兵登岸了,不如自尽,免得受辱。”

侍臣奏道:“这喊声,敢有救兵到了,在哪里交战。

圣上且请耐心。”

到天明,李俊等登岸,向羽林军道:“我等是救驾的,金兵杀败逃去,特来见驾。

烦为引奏。”

羽林军报知,高宗惊喜不已,传旨宣进。

李俊等奏道:“臣等介胄在身,不能行礼。

护驾来迟,有惊龙体,死罪死罪。”

高宗举目观看,都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问道:“卿等是何人?救朕大难。”

李俊道:“臣等李俊是梁山泊宋江部下,蒙道君太上皇帝三次招安,钦差征服辽国,剿灭方腊,恩授官职。

蔡京、高休、童贯等嫉功妒能,假传圣旨,颁赐药酒鸠死宋江、卢俊义,又陷害臣等,故投海外暹罗国。

那国王马赛真被奸臣共涛篡弑,国内无主。

军民拥戴臣权勾当暹罗国事。

闻得陛下为阿黑麻所围,臣等奋不顾身,特来救驾。”

高宗大喜,称赞道:“朕久知宋江和卿等心怀忠义,为朝廷立功,一旦被奸臣所陷。

渊圣皇帝已将奸党诛戮。

今日朕家危难,又藉卿等相救,真是功垂竹帛,百世流芳。

可开出姓名,待朕还朝,没于王事者,厚加褒赠,现在的显罹官爵,胙土分茅。”

李俊等谢恩。

又奏道:“闻御膳匾乏,请圣驾幸臣驻扎之所,整顿兵马,送圣驾还朝。”

高宗传旨启行,文武内监护从下船。

顷刻到了金鳌岛,用十六人桥抬入公厅,李俊等换了朝服,高呼拜舞已毕,进上珍馔百盘。

文武内监另自管待,羽林军各犒酒米。

高宗用罢御膳,笑道:“朕已绝粮一日矣,今得饱卿之德。”

回头见照壁上之诗,大惊道:“此诗几时题的?此间唤甚地名?”李俊道:“此名金鳌岛。

这首诗昨日有一道士,曰称徐神翁,忽然而来,题了这诗。

臣等不解其意,他道:‘明日有一大贵人到,自然晓得。’”

高宗恍然道:“事有前定,信不诬也。

朕在潜邸之时,遇一道士,口授这四句诗,说道:‘他日自有应验。’

不料隔了多年,来到此地。

人生都是前定,岂可任行一步。

原来这道士便是徐神翁。”

问:“此仙翁何在?待朕再叩前程。”

李俊把摄酒、献牡丹花、鲜荔枝的奇异,及招下一鹤,腾空而去说了。

高宗道:“那仙翁何不暂停一日,使朕再问此后休咎。”

李俊道:“陛下已过大难,定然万寿无疆。

今日是腊月二十八了,请圣驾暂幸暹罗国度岁,新正送行。”

高宗点首道:“军旅倥惚,把岁序都忘了。

承卿款留,且过元旦。”

李俊先命花逢春、乐和归去,整备待驾。

高宗张了御盖,坐在大船上,见海气澄清,群山青翠,喜动龙颜。

到了海口,乐和安排仪仗,结彩张幄,一路香花灯烛,鼓乐笙萧,李俊多官俱是步行,引至金銮殿,各官尽来朝见。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