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玉支肌(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第6页

倘有显达子弟来求,或者又作他论,也不可知。

若果一眼认真长孙,便当竟选入甥馆,何必又借师席行权,便见此中无定了。

为今之计,只消四下宣扬他女儿才美,使人来求,则花去而蜂蝶自散矣。”

也是合当有事,刚刚走了回来,恰撞见一个人家的家人叫他道:“强相公哪里来?”强之良忙看时,方认得是邻县卜尚书家的家人,叫做王寿。

因答道:“王阿哥,你到此何干。”

王寿道:“大相公着我到青田县见大爷。”

强之良问道:“见大爷做甚么?”王寿道:“我家大相公,一向定下的王都堂小姐,正打帐做亲,不期忽得病死了。

老爷又在京,大相公急急要寻一头亲事,本县又高低不对,一时没有。

因写书与李大爷,求他在青田访访,所以到此。”

强之良听了,正合着机会,满心欢喜。

因说道:“你不必去见李大爷,我有一头绝美的亲事在此,总承了你大相公罢,只要重重谢我。”

王寿道:“果是真么?”强之良道:“怎么不真”。

王寿道:“若果是真,我家大相公便快活不过了。

事成重谢是不消说的。

但只是就要请强相公去说个明白方妙。”

强之良道:“虽说隔县,路却不远,就同你去何妨。”

遂一径同王寿来到缙云县,王寿忙报知大相公。

原来,这大相公叫做卜成仁,年纪虽才二十余岁,为人却具两种性情。

到了读书做文字,却愚蠢不过,一窍不通;及至待人接物,要做那些奸骗邪淫之事,便又聪明伶俐异常。

又靠着父亲是吏部尚书,又倚着自家是独养嫡生的儿子,故横行直撞无所不为。

自小儿就定了王都堂的女儿为妻,只因女儿年幼,故直等到如今。

刚刚打点做亲,不料又死了。

气苦不过,因急急四下访求。

今见王寿报知强之良之言,不胜欢喜,忙出来迎接进去,殷勤款待,就问他:“是谁家女子。”

强之良道:“这女子,若门户不敌,小弟也不敢奉闻,是管侍郎之女,才十六岁。

不独容貌如仙子临凡,只言其才,若朝廷开女科,会状两元是不消说了。”

卜成仁道:“这个是了。

但管侍郎有如此才美女儿,为何不早早择婿,直到如今?”强之良道:“管侍郎怎么不择,只是一时择不出府上这般门第,与仁兄这般人品,故迟迟耳。”

卜成仁听说是真,满心欢喜。

遂留到书房,加意款待,就要请他为媒。

强之良道:“小弟奉兄之命,自当效劳。

但恐仁兄卿贰门楣,小弟书生不足取重。

须烦青田李父母去执斧柯,方成事体,且使管侍郎免生疑惑之心,决不有变。”

不知此去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惊座卖才自是佳人觅夫婿

当场涂面何殊丑妇见公婆

词曰:

莫非风,柳是帷。

才说题诗,早已珠玑洒。

玉腕高低似奔马。

吐尽深情,闭口难装哑。

人须真,名不假。

蓬户茅檐,怎想鸳鸯瓦。

划不藏蛇有谁打。

叫祸鸣冤,自是乌鸦惹。

右调《苏幕遮》

话说卜成仁,听得强之良称赞管小姐才美,指点他去求亲。

他一时动了妄想。

果写了一封恳切书与青田李知县,诉说前定之妻已死,欲央他转求管侍郎小姐为配。

又送了许多礼物。

李知县知卜成仁的父亲正做吏部尚书,况求婚又是件美事,怎敢不依。

遂满口应承,择日去说。

真是:路上行人口似风。

卜成仁求亲书才到县中,早有人报知管侍郎。

管侍郎听了,久知卜成仁是个不读书的无赖公子,暗暗吃惊道:“这件事又是个难题目了。”

自思无计,只得入内与女儿彤秀说知。

彤秀道:“求亲许与不许,各从其愿,也是常事。

爹爹见回复他便了,为何这等惊慌?”管灰道:“我儿,你不知这卜成仁,虽说是个贵介公子,他书便不读,却养着一班游手好闲之人,终日只干那些不公不法之事。

他父亲吏部尚书,为人又甚是不端,在朝堂之上专以威福压人。

一向闻这卜公子,已聘了王都堂的女儿,近闻死了,却又作此想。

我一个清廉门第,你一个才美淑人,怎肯结此骄横丝萝,酿异日之祸。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