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支肌(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第7页
但他明日央县尊来说,你又尚未有人家,没个推辞,怎可竟直直回他不允。
若竟回他不允,他必然怀恨,定要生灾作祸,殊觉不妙。”
彤秀道:“若要托词,只好也如前日考馆一般。
只说孩儿最爱诗词、必要当面出题考试,若是题成佳句,方肯相从。”
管灰道:“若单要他考,岂不是知他无才,明明难他了。”
彤秀道:“若恐难他,再请他也出一题考考孩儿,若是孩儿做不出,便情愿嫁他,他自然无说了。”
管灰道:“如此立论,可知无说。
但我想做诗烦难,出题容易。
倘或他央人捏造个难题目来考你,你一时应酬不来,岂不转落在他套中?”彤秀道:“任他题难,虽无过只是一首诗,孩儿何至便做不出,爹爹请只管放心。”
管灰答应了,心下还半以为然,半以为不然。
过不得两、三日,果然李知县穿了吉服,用大红全柬来拜。
管灰迎入,相见逊坐。
假作不知,道:“我治生已是林下散人,不知为着何事,怎敢劳老父母如此郑重?”李知县道:“晚生久知老先生东山养望,不敢轻来动静。
今因受人之托,有一件婚姻喜事特来恳求,故不得不作此斧柯之状,乞老先生谅之。”
管灰道:“若论婚姻,不是小儿,便是小女。
小儿乳哺尚或未及,小女虽渐及笄,但憨痴成性,酷好诗词。
前已有言,若有吉士下采葑菲,必求面赋桃夭,方肯室家从事。
不知老父母所系红丝,出之何姓?倘良人多才,小女之约,不足道矣。”
李知县道:“求婚者,并非他人,就是邻县卜冢宰的长公子。
一向已与王都堂系姻,不期近日有变。
又闻老先生闺秀,大有河洲淑人之誉。
又因晚生待罪地方,故托晚生上求,望老先生念同列台阶,门楣不忝,慨允登龙,则周南又见矣。
至于令爱面考之议,容晚生转达台旨可否,再当报命。”
管灰道:“若论卜冢宰六曹之长,赫赫岩岩,本不当仰扳,然既承俯就,何幸如之。
但婚姻儿女之事也,儿女之私,亦必使遂,方不负琴瑟之调,钟鼓之乐。
面考之约,亦望老父母早赐一言,以断其初,庶可免后日之参差也。”
李知县道:“以卜公子青年文士,自不难于一题。
但为纳聘,而单单受考,似乎近辱,尚望老先生酌量。”
管灰道:“窃闻诗首关雎,关关者,雌雄相应之和声,岂有单考之理。
小女原有言:‘良人有题亦愿受考。
若受考不能成章,则嫁娶听之,不复敢自主矣。’”
李知县听了,方大喜道:“此论最公,再无他说矣。”
茶罢,遂起身别去,细细写书,差人报知卜成仁。
卜成仁初见管小姐要考他,心下甚是着恼,道:“这明明是刁难我了。”
及看到后面,又见写着:“管小姐也听他考,若考不成篇,便情愿受聘,不敢再辞。”
方大喜道:“这个才妙。”
因暗算道:“我诗须做不出,出题目却在行。
只捡个极难的题目去叫她做,等她做不出,则她的身子已输与我。
我就做不出,便好支吾,也不怕好了。”
主意定了,因一面写书回复李县尊,求他到管侍郎家,约准了日子,好去赴考。
又一面请了强之良来,与他商量出诗题。
强之良道:“据兄尊意,打帐出个甚么题目才好?”卜成仁道:“我打帐在古诗中,寻一句冰冷寡淡的出来,叫她做一首赋体律诗,你道难不难?”强之良道:“难是难。
只是五言律,七言律而已。
若五言律,不过四十个字。
七言律,不过五十六个字,毕竟容易完篇。
若完得篇来,就是词意不切,一个闺阁女子,谁去细细指摘,扫她之兴。
依小弟愚见,题目到不必难了,一难了,便露出苛求刻薄之意,只消原在风花雪月中出一个。
只是要七言长篇,或三十韵,或二十韵,韵却把一个限定。
限的韵,却再用几个险字,莫说一个闺中娇女,初学涂鸦,便是久占词坛的老师宿儒,恐怕在宾客之前,时刻之中,亦不能完局。
不知兄意以为何如?”
卜成仁听了大喜道:“这个论头甚好。”
因想道:“咏花、咏月,事迹多,还易拈弄。
咏风不雅,到是咏雪罢。
原有女儿旧案,二十韵太少了,竟是三十韵罢。”
又在先人韵里,捡选了三十个字,一个一个次第排去,不许颠倒,因端端正正写在一张锦笺上做题目,二人打点停当,以为万万不能措手。
正是:管蠡窥非妄,枋榆笑岂虚。
谁知沧海上,别有兆溟鱼。
却说管灰因卜公子来求婚,万分不乐,只得与儿女商量出这个题目来奈何他。
到了李知县约定来考的这一日,管灰不敢怠慢他,因命庖人备下了酒席款待。
又恐卜公子考试不出,没有证据,后日县公离任,又要胡赖,因又请了许多显宦并有名朋友,只说:“是奉陪。”
却见得耳目多,使他改口不得。
不期卜成仁因有了难题目在手,拿稳管小姐做不出,恐怕管灰胡赖,李知县一人压他不倒,也请了许多显宦来,暗暗的做证记。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