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187页
那“长安送别图”诗词竟有数千首,恰恰抄成四本,极尽一时之盛。
登时四处轰传,连太后、公主也都赋诗颁赐。
这日钦限已到,若花同兰音、红红、亭亭前去叩别老师。
方才回寓,礼部早有官员把敕命赍来,并催急速起身,以便覆旨。
四人忙备香案接了御旨,上朝叩谢。
适值国舅也因接了敕命上朝谢恩,一同回到红文馆。
那九十六位才女也都会齐等候送行。
众人因国舅虽系男装,并非男子,都来相见。
闺臣预备酒饭。
大家都是恋恋不舍,略略坐了一坐,当即出席。
国舅家人已将三辆飞车陆续搭放院中,都向西方按次摆了。
众人看时,那车只有半人之高,长不满四尺,宽约二尺有余;系用柳木如窗棂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鲛缩为幔;车内四面安著指南针;车后拖一小木如船柁一般;车下尽是铜轮,大小不等,有大如面盆的,有小如酒杯的,横竖排列,约有数百之多,虽都如同纸薄,却极坚刚。
当时议定:国舅、若花坐前车,红红、亭亭坐中车,兰音与仆人坐后车。
国舅把钥匙付给仆人,又取三把钥匙递给红红道:“一是起匙,一是行匙,一是落匙,上面都有名目,用时不可惜误。
如要车头向左,将柁朝右推去;向右,朝左推去:紧随我车。
自无舛错。
车之正面有一鲛绡小帆,如遇顺凤,将小帆扯起,尤其迅速。”
并引红红、亭亭将车内如何运动钥匙之处交代明白,道声慢在,轻轻上了前面飞车。
仆人上了后车。
国舅道:“就请贤甥同二位学士及早登车,以便趱路。”
若花、兰音,红红、亭亭望著众才女下觉一阵心酸,那眼泪那里忍得住,如雨点一般直朝下滚,个个哽咽不止;众人无不滴泪,亭亭向闺臣位逍:“前寄家书,不知何时方到。
贤妹回到岭南,千万丁嘱我母不可焦心。
俟到彼国,自必即托若花妹妹遣人伴我前来迎接;设或此去不能安身,亦必得夜仍回岭南。
我无著己之亲,只得寡母一人,今忽远隔外洋,不能侍奉,惟望妹妹俯念当日结拜之情,替我早晚照应,善为排解,使无倚闾之望,永感不忘。
妹妹!你今受我一拜!”
不觉放声大哭,跪了下去,只管磕头道:“妹妹!你同我不啻嫡亲手足,这个千斤担子要放在你身上了!”霎时哭倒在地。
闺臣正因姊妹离别伤感,适听亭亭嘱托堂上甘旨,猛然想起父亲流落天涯之苦,跪在地下,也是大放悲声,同亭亭抱头恸哭。
众人看著,无不心酸。
国舅在车内催了数遍。
婉如、小春一面哭著,把亭亭、闺臣搀起。
亭亭哭的如醉如痴,晕过几次。
礼部官员又差人前米相催。
亭亭那里舍得上车,只管望着闺臣恸哭。
多九公惟恐误了钦限,暗暗分付众丫环,硬把亭亭搀著,同红红上了当中飞车。
若花、兰音也只得含悲上车。
国舅同红红、仆人郁将钥匙上了,运动机关,只见那些铜轮,横的竖的,莫不一齐乱动:有如磨盘的,有如辘轳的,好象风车一般,个个旋转起来。
转眼间离地数尺,直朝上升,约有十余丈高,直向两方去了。
大家望眼连天,凄然各散。
隔了几日,红文馆众才女纷纷请假回籍,闺臣仍同林婉如、秦小春、田凤翾、洛红蕖、廉锦枫、宋良箴、颜紫绡姊妹八人同回岭南;余丽蓉、司徒妩儿同林书香、阳墨香、崔小莺也回淮南;尹红萸、魏紫樱、薛蘅香、姚芷馨各自回家;其余众才女也就四散。
阴若花乘了飞车,自从长安起身,沿途因遇逆风,走了十余日才到本国。
那知女儿国王因次子之变,受了惊恐,又因思想若花,竟至一病不起,及至若花赶到,业已去世。
诸臣扶立若花做了国王。
将兰音、红红、亭亭都封为护卫大臣;即差使臣到天朝进表谢恩。
亭亭因思亲心切,随即请了飞车,带了熟悉路境之人到了岭南,接了缁氏回女儿国去了。
及至闺臣到家,亭亭早已起身。
林氏见众人回来,欢喜非常。
闺臣把赴试光景及若花各事,都向母亲、叔、婶略略告诉一边,林氏命人大排筵宴,并命外面也摆筵席。
原来小峰、廉亮近日都把书籍丢了,求唐敏请了两位教师,日日跟著习武。
当时唐敏请多九公就在外面听房同教师坐了。
饭罢,林婉如、秦小春、田凤翾都拜辞,同多九公回去。
颜紫绡因闻祖母去世,急急回家,同哥哥颜崖扶柩回籍去了。
宋良箴仍把祁氏留下做伴。
廉锦枫同良氏,廉亮在新房居住。
红蕖、良箴、闺臣住在楼上。
次日,闺臣向林氏商议,因父亲至今不归,要到小蓬莱再会寻访。
林氏道:“此虽要紧之事;我因红蕖媳妇业已长成,意欲秋天替小峰成亲,你何不再耽搁几月,把这喜事办了再去呢?”闺臣道:“母亲既有此意,女儿自应在家照应,分分母亲之劳。”
忙了几时,到了重阳吉期,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刚过满月,接著尹元差人来接廉亮、棉枫完姻,并接良氏同去。
大家饯行,忙了几日,良氏带著儿女去了。
闺臣心内虽急如星火,偏偏婉如同田凤翾的哥哥田廷结了婚姻,因田廷父亲向任山南总兵,现在告老,必须等他来年三月回来方能迎娶,林之洋何能离开。
闺臣只好呆呆等候。
转眼到了新春。
那时虽有许多媒人来替闺臣作伐,林氏同女儿商议,闺臣是要等父亲回来随父亲做主,林氏只得把媒人回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