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78页

此时所以迟迟吾行者,竟有懒入红尘之意了。

“多九公笑道:”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尊驾读书虽未变成书呆子,今游来游去,竟要变成‘游呆子’。

唐兄快些走罢,不要斗趣了。

“唐敖听罢,仍是各处观望。

忽见迎面走过一个白猿,手中拿著一枝灵芝,身长不满二尺,两只红眼,一身朱砂斑,极其好看。

多九公道:”唐兄:你看白猿手中那枝灵芝,必显仙草。

我们何不把他捉住,将灵芝分吃,岂不是好?“唐敖点头。

都向白猿赶来,登时赶到跟前,刚要用手去捉,那白猿连撺带跳,却又跑远。

一连数次,总未捉住。

好在白猿所去之路,就是下山旧路。

正在追赶,路旁有个石洞,白猿跑了进去。

唐敖赶至跟前,恰好此洞甚浅,毫不费力,用手捉住,将灵芝夺过,给多九公吃了。

多九公十分欢喜,把白猿接过,抱在怀中,急急下山。

到了船上,林之洋因身上不爽,业已睡了。

婉如听见捉住白猿,向多九公讨来,用绳缚住,与兰音、若花一同撺耍。

唐敖吃了晚饭,将衣囊收拾安置。

次日转过顺风,众人收拾开船,唐敖却早早上山去了。

等候到晚。

吕氏不见唐敖回来。

甚不放心,林之洋病在床上,听见此事,也甚著急,次日,托多九公同众水手分路去找。

多九公因吃了灵芝,只觉腹泻,不能前去。

众水手寻访一日,毫无消息。

林之洋病体略好,也支撑上去。

一连找了几日,那有踪影。

这日多九公肚腹已好,因向林之洋道:“我看唐兄此番来至海外,名虽游玩,其实并不为此,大约久有修行了道之意。

前者林兄有病,老夫同他上山游了多时,他竟懒于下山。

后来因我再三催逼,明知不能脱身,就借赶捉白猿同老夫回来。

到了次口,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

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况他久已服了肉芝,又食朱草,并非毫无根基之人。

我们三人一路同游,这些肉芝、朱草,独他一人得去,岂是等闲?而且前在东口、轩辕等处,口中业已露意;兼之林兄前在女儿国又有异梦;那歧舌通使又闻异人有唐氏大仙之称,以此看来,此人必是成仙而去。

今已数日,岂有回来之理?我劝林兄不必找了。

你就再找两月,也是枉然。

“林之洋听了,虽觉有理;但至亲相关,何能歇心?仍是日日寻找。

众水手也小知催过几十遍,要想回去,无奈林之洋夫妻务要等唐敖回来,才肯开船。

这日众水手因等的心焦,大家约齐,来至船中,向林之洋道:“这座大岭既无人烟,又多猛兽,我们每夜提著器械,轮流巡更,还不放心,何况唐相公一人独往?今已去了多日,即不遭猛兽之害,就是饿也饿死了,何能等到今日?我们再不开船,徒然耽搁。

趁著顺风不走,一经遇了逆风,缺了水米,只顾等他一人,大家性命只怕都要送在此处了。”

众人说之再再,林之洋只管搔首,毫无主意。

吕氏在内说道:“你们众人说的也是。

但俺们同唐相公乃骨肉至亲,如今不得下落,怎好就走?倘唐相公回来不见船只,岂不送他性命?你们既要回去,俺们也不多耽时日,就以今日为始,再等半月,如无消息,任凭开船就是了。”

众人无可奈何,只得静静等候,每日怨声不绝。

林之洋只作不知,仍是日日上山。

不知不觉,到了半月之期,众水手收拾开船。

林之洋心犹不死,务要约了多九公再到山上看看,方肯开船。

多九公只得同了上山,各处跑了多时,出了几身大汗,走的腿脚无力,这才回归旧路。

行了数里,路过小蓬莱石碑跟前,只见上面有诗一首,写的龙蛇飞舞,墨迹淋漓,原来是首七言绝句:逐浪随波几度秋,此身幸未付东流。

今朝才到源头处,岂肯操舟复出游!

诗后写著:“某年月日,因返小蓬莱旧馆,谢绝世人,特题二十八字。

唐敖偶识。”

多九公道:“林兄可看见了?老夫久已说过,唐兄必是成仙而去,林兄总不相信。

他的诗句且不必讲,你只看他‘谢绝世人’四字,其余可想而知。

我们走罢,还去痴心寻找甚么!“回到船上,将诗句写出,给吕氏诸人看了。

林之洋无可奈何,只得含著一把眼泪,听凭众人开船。

兰音望著小蓬菜惟有恸哭;婉如、若花也泪落不止。

登时扬帆往岭南而来。

一路无话。

走有半年之久,于次岁六月到了岭南。

多九公各自交代回去。

林之洋同妻女带著兰青、若花回家,见了江氏,彼此见礼。

众水手将行李发来。

再细细查点唐敖包裹,所有衣履被褥都在行囊之内,惟笔砚不知去向。

林之洋夫妇睹物伤情,好不悲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