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193页

长沙洞庭春色酒。

太平府延寿益酒。

文囗「上艹下小」看了名酒,再加这股酒香直朝鼻内钻去,只觉口涎直流道:“这酒我都要尝尝,你先把水牌前面十种各取一壶来。”

酒保答应,登时取了十壶放在面前;又取几样下酒之物;桌上放了十个酒碗,把酒斟了。

文囗「上艹下小」

忖道:“莫非这酒下了毒药么?”嗅了一嗅,香不可当。

拿起一碗酒刚放嘴边,忽然摇头道:“不可,不可!使不得,使不得!”一面说著“不可”已将十碗都尝了半碗,道:“酒味虽美,那知我生平最喜吃陈酒,他这酒都是新酿,如何吃得!趁酒保在那里张罗卖酒,且到前面看看可有陈酒,此时只觉发渴,须用醇酒解解口渴才好。”

暗暗提著枪出了酒肆,走不多时,远远有个酒望子飘在那里。

连忙趱行,来到酒肆门首。

只见路旁有个文士,一手提著酒壶,一手拿著衣服,同一老者讲价,把衣服卖了,沽一壶酒去了。

看那衣服,只觉金碧辉煌,华彩夺目。

因上前请问老者。

老者道:“此是鹔鷞裘。

刚才那个文士复姓司马,是当今才子。

因他生性好饮,一时无钱沽酒,所以把他卖了。”

文囗「上艹下小」别了老者,走进酒肆,检副座儿坐了。

有个酒家,却是女子,正要上来问话,又有一人拿看一顶金貂前来换酒;酒家把那人打发去了,这才走到文囗「上艹下小」面前。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

古香斋 输入

镜花缘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冒

话说酒家走到文囗「上艹下小」面前道:“客官可喜陈酒?若要吃新酒,小店却无此物,只好请向别家照顾。”

文囗「上艹下小」道:“我不喜陈酒,何必又到你家!请教娘子尊姓?在此开张几年了?”酒家道:“小婢姓仪。

此店自夏朝开设至今,将近三千年了。”

文囗「上艹下小」忖道:“原来是个老酒店,怪不得那人以貂冠换酒,可见其酒自然不同。”

因问道:“你家共有几种名酒?”

酒家道:“我家名酒甚多。

请问客人:还是要饮自古名人所造的陈酒呢?还是要饮古来各处听产的陈酒呢?”文囗「上艹下小」道:“古人名酒固佳,但恐真人前后或居一乡,酒味难免雷同;我要各处所产名酒。”

酒家即从柜上检了一块粉牌,文囗「上艹下小」接过,只见上面写的尽是古来各处所产名酒,约有一百余种。

前后看了一遍道:“这酒每样我都尝一碗,如果可口,将来自然照顾。

但今日可肯赊我几碗?”酒家摇头道:“近来饮酒的每每吃了都怕还钱,所以小店历来概不赊欠,客官只看刚才那位姓阮的拿著貂冠还来换酒就明白了。”

文囗「上艹下小」从身上把宝剑取下道:“就把此剑权押你处。

你就照著粉牌所开酒名,每样一碗,先斟三十碗解解口渴;随后只管慢慢照样斟来。

如果醇美,把这粉牌吃成,我自重重赏你。”

酒家答应,拿著宝剑去了。

文囗「上艹下小」看那正面也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

下面落的款是“醴泉侯偶题”。

正面有闺秀黄娇写的匾,是“般若汤”三个大字。

各座上人人畅饮,个个欢呼。

酒家刚把三十碗酒摆在面前,那股酒香直从碗内阵阵冒将出来。

文囗「上艹下小」

只觉喉内倒象伸出一只小手要来抢吃光景,那里忍得住。

只得发个狠道:“武四思!你就下了毒药,我也顾不得了!“转眼间三十碗早已告干,把嘴咂一咂道:”不意世间竞有如此美酒,无怪那位司马先生连鹔鷞裘也不要了!我也明知酒是害人的,无奈这张嘴不能由我做主,只怕将来竟要把命结识他哩!话虽如此,究竟不可多饮。

要紧要紧!切记切记!“自己正在嘱付,酒家道:”客官可要再饮几碗?“文囗「上艹下小」思忖多时道:”索性放量饮几碗,明日再戒罢。

“因向酒家道:”刚才我已说过,你只照著粉牌名色斟来,何必又要来问?“酒家又摆了二十碗,文囗「上艹下小」仍旧一气饮干;一连几次,登时把粉牌所开百十种酒都已饮完,只觉天旋地转。

立起身来,拖著银枪,出了酒肆,走未数步,跌在地下,竟自昏迷不醒。

文芸同众人在外面候了多时,总不见文囗「上艹下小」出阵,甚不放心。

薛选道:“昨日我同文囗「上艹下小」哥哥有约,待小弟前去探探。”

文蒒道:“我也同去。”

文芸道:“你们此去务要小心。”

二人点头,将马一纵,闯进阵内,只觉四处酒气熏人。

薛选不会饮酒,被这酒气一熏,早已醉倒在地;文蒒饮了几杯,也就醉倒,文芸等之许久,见无消息,只得暂且收兵。

次日,武四思命兵丁将文囗「上艹下小」送到文芸营里,教他看看文囗「上艹下小」

身上可有伤痕,可曾服毒,这是他自己贪饮过度,以致送命。

若知此阵利害,及早收兵;如再执迷不醒,少不得都同文囗「上艹下小」一样。

那兵丁交代回去。

文家弟兄并众公子团团围著观看,只见文囗「上艹下小」面色如生,口中宿酒仍向外流,酒气熏人。

文芸因他胸前尚温,即请医家设法解救。

挨了半日,只听他说了一句“后悔无及”,早已气断身亡。

文家弟兄个个顿足恸哭,口口声声誓要杀了武四思方消此恨。

随即草草殡殓,寄在邻近庙内。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