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87页

但你身子甚弱,上面山路又不好走,这便怎处?”小山道:“将来到了小蓬莱,甥女还要寻访父亲,若怕难走,岂有不去之理?好在甥女前在家中,已将腿脚练的灵便,如今正好借这山路操练操练,省得到了小蓬莱又要费事,此时身子虽弱,借此走走,倒可消遣消遣。”

林之洋点头。

随即带了器械。

婉如、若花也要同去。

林之洋托多九云在船照应,带了几个水手,一同登岸。

小山姊妹三人一同携手慢慢上了山坡,略为歇息,又朝前进。

走了多时,歇息数次。

才到了莲花庵。

走进里面,并无一人。

正在诧异,只见庵旁走过两个农人,林之洋上前访问骆太公下落。

那两个农人道:“我们就是骆太公佃户,自从前年太公去世,骆小姐搬到水仙村居住,就把这些曰地赏给我们种了。

此山大虫,亏得骆小姐杀的一乾二净,我们才能在此安业。

今年正月,骆小姐忽把太公灵枢搬去,闻得要回天朝,不知何时才来。

这位小姐在此除了大害,至今人人感仰。

但愿他配个好女婿;也不枉众人感戴一场。”

小山听了,闷闷不乐,只得同众人仍归旧路。

慢慢来到岸边,离船不远,只见多九公站在岸上同一年老道站在那里讲话。

一齐进前,看那道姑身穿一件破衣,手中拿著一枝芝草,满面青气,好不怕人。

林之洋道:“这个花子既来化缘,九公就该教水手随便拿些钱米与他,同他谈甚么!”

多九公道:“这个道站疯疯颠颠,并非化缘。

手中拿著灵芝,口里唱著歇儿,要求我们渡到前面,他将灵芝就算船钱。

及至老夫问他渡到甚么地方,他说要到‘回头岸’去。

老夫在海外多年,从未听见有个甚么‘回头岸’。

这样颠颠倒倒,岂非是个疯子么?”只听那道姑口中又唱起歌儿。

他唱的是:我是蓬莱百草仙,与卿相聚不知年;

因怜谪贬来沧海,愿献灵芝续旧缘。

小山听了,忽觉心中动了一动,连忙上前合掌道:“仙姑既要渡过彼岸,我就渡你过去。

不知那枝灵芝可肯见赐?”道姑道:“女菩萨如发慈心,渡我过去,这枝灵芝,岂敢不献?况女菩萨面带病容,非此不能平复。”

小山道:“既如此,就请登舟,我们也好趱路。”

道姑听了,即同三人上船。

多、林二人望著,不好拦挡,只得收拾扬帆。

多九公道:“他这灵芝,并非仙品,唐小姐须要留神,不可为妖人所骗。

老夫前在小蓬莱吃了一技,破腹多日,几乎丧命,近来身体疲惫,还是这个病根。”

道姑道:“这是老翁与这灵芝无缘,其实灵芝何害于人。

即如桑椹,人能久服,可以延年益寿;斑鸠食之,则昏迷不醒。

又加人服薄荷则清热;猫食之则醉,灵芝原是仙品,如遇有缘,自能立登仙界;若误给猫狗吃了,安知不生他病?此是物类相感,各有不同,岂能一概而论!”多九公听了,晓得道姑语带讥刺,只气的火星乱冒。

小山把道姑让进舱内,同婉如、若花一齐归坐。

刚要问话,那道姑把灵芝递给小山道:“且请女菩萨把这仙芝用过,涤荡涤荡凡心,倘悟些前因出来,我们更好谈了。”

小山接过,一面道谢,一面把灵芝吃了,登时只觉神清气爽。

再把道姑一看,只见满目仙风道骨,极其和蔼,脸上并无一毫青气。

因向婉如耳边暗暗问道:“这位仙姑脸上本有一股青气,此时忽然不见,另变做慈善模样,你可见么?”婉如暗暗答道:“他的脸上那股青气,妹子看著正在害怕,姐姐怎说不见?这也奇了!”

二人正在附耳议论,只见道姑道:“请问女菩萨:《毛诗》云:”谁知乌之雌雄?‘此言人非其类,所以不能辨其雌雄。

不知这些鸟儿,他们可能自辨?“小山道:”他是一类,如何不辨?自然一望而知。

“道姑道:”既如此,何以人仙就不各有一类呢?《易》云:“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女菩萨若明此义,其余就可想见了。”

小山不觉忖道:“怎么我同婉如妹妹暗中之话,他竟有些知觉?好生奇怪!”因问道:“请教仙姑大号?”道姑道:“我是百花友人。”

小山暗暗诧异道:“他这‘百花’二字,我一经入耳,倒象把我当头一棒,只觉心中生出无限牵挂。

莫非‘百花’二字与我有甚宿缘?他说他是‘百花友人’,若以‘友人’二字而论,他非‘百花’,可想而知。

俗语说的:”真人不露相。

‘我且用话探他一探。

“因问道:“仙姑此时从何处至此?”道姑道:“我从不忍山烦恼洞轮回道上而来。”

小山暗暗点头道:“因其不能容忍,所以要生烦恼;既生烦恼,自然要堕轮回了。

此话不知说的还是‘百花’,还是‘友人’?含含糊糊,令人不解。

他这言谈,句句含著禅机,倒也有些意味。

“因又问道:”仙姑此时何往?“道姑道:”我要到苦海边回头岸去。

“小山忖道:”据这禅语,明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了。

“连忙问道:“那‘回头岸’上,可有名山?可有仙洞?”道姑道:“彼处有座仙岛,名唤返本岛;岛内有个仙洞,名唤还原洞。”

小山不等说完,即又问道:“仙姑所访何人?”道姑道:“我所访的,并非别人,是那总司群芳的化身。”

小山听了,心中若悟若迷,如醉如醒,不知怎样才好。

呆了半晌,不觉下拜道:“弟子愚昧,今在苦海,求仙姑大发慈悲,倘能超度,脱离红尘,情愿作为弟子。”

这里小山只顾求那道姑。

那知多九公因被道姑讥刺,著实气恼,因同林之洋暗在前舱窃听。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