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91页
小山同众人进前观看,原来却是一个李核,一个桃核,一个枣核,一个橘核。
多九公道:“世间此物甚多,何以竟能为怪?莫非都是异种么?”道姑道:“此核虽非异种,但俱生于周朝,至今千有余年。
李核名叫‘携李’,当初西施因其昧美,素最喜食;桃核虽非仙品,当年弥子瑕曾以其半分之卫君;橘核,昔日晏子至楚,楚王曾有黄橘之赐;枣核名唤‘羊枣’,当日曾晰最喜。
这四核虽是微末废物,因昔年或在美人口中受了口脂之香,或在贤人口内染了翰墨之味,或在姣童口边感了龙阳之情,或在良臣口里得了忠义之气,久而久之,精气凝结,兼之受了日精月华,所以成形为患。
今遇贫道,也是他气数当绝。
“多九公忖道:”怪不得男相女装,原来却是‘分桃主人’。
“因问道:”请教仙姑:刚才那美妇人同那美男子,自然就是西施、弥子瑕形状了。
但那两怪,一个面如黑枣,一个脸似黄橘,难道当年曾晰同晏子就是这个模样么?“道姑道:”西施、弥子瑕俱以美色蛊惑其君,非正人可比,故精灵都能窃肖其形?至曾晰、晏子,身为贤士,名传不朽,其人虽死犹生,这些精灵,安能窃肖其形?所谓邪不能侵正。
故枣怪面似黑枣,橘怪面似黄橘。
任他变幻,何能脱却本来面目!“小山道:”请问仙姑:此去小蓬莱,还有若干路程?“道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女菩萨自去问心,休来问我。
“收了四核,出洞去了。
多、林二人把人数查明,一齐上船前进。
一路谈起仙姑相救之事。
多九公道:“这是唐小姐至孝所感,故屡遇异人相救。
若据前日大蚌所言,唐兄已成神仙无疑了。”
林之洋道:“俺妹夫如成了神仙,俺甥女遇了灾难,自然该有仙人来救。
俗语说的‘官官相护’,难道不准‘仙仙相护’?俺最疑惑的:他们所说‘百花’二字,不知隐著甚么机关?莫非俺甥女是百花托生么?“小山笑道:”若谓百花,自然是百样花了。
岂有百花俱托生一人?断无此理。
即使竟是百花托生,甥女也不情愿。
舅舅莫把这件好事替我揽在身上。
“林之洋道:”若是百花托生,莫不红红绿绿,甥女为甚倒不情愿?“小山道:”舅舅要知:这些百花无非草木之类,有何根基?此时甥女如系天上列宿托生,将来倘要修仙,有此根基或者可冀得一善果;若是草木托生,既无根基,何能再荫妄想?即使苦修,亦觉费事。
当日有人言:狐狸修仙最苦,因其素无根基,必须修到人身,方能修仙,须费两层工夫。
即如甥女,若是百花托生,如要修仙,必须修的有了根基,方能再讲修仙,岂不过于费事?“林之洋道:”若这样,俺倒盼你根基浅些,倒觉安静,省得胡思乱想,又生别的事来。
“若花道:“刚才那个少年男妖,为何搽胭抹粉,装作女人模样?”多九公道:“侄女:你不知么?他这模样,是从你们女儿国学的,并且还会缠的上好小足,穿的绝妙耳眼哩。”
林之洋忍不住要笑。
小山不解,再三追问。
婉如把当日女儿国穿耳缠足之事说了,小山这才明白,道:“怪不得前在东口那个道姑把舅舅称作‘缠足大仙’,舅舅满面绯红,原来是这缘故。”
忽听众水手喊道:“刚走的好好的,前面又要绕路了!”多、林二人忙至船头,只见迎面又有一座大岭拦住去路。
多九公道:“前年到此,被风暴刮的神魂颠倒,并未理会有甚山岛。
今年走到这条路上,纯是大岭。
要象这样乱绕,只怕再走一年还不到哩。”
林之洋道:“俺们上去探探路径。”
将船停泊,二人上了山坡。
走了多时,迎面有一石碑,上面写的也是“小篷莱”三个大字。
多、林二人看了,这才晓得此山就是小蓬莱。
多九公道:“怪不得那道姑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谁知今已到了。
“随即走回,告知小山。
小山欢喜非常,惟有暗暗念佛。
因天色已晚,不能上山。
次日,起个绝早;吕氏同婉如、若花也都起来。
水手已备早饭,大家饱餐一顿,婉如、若花也要陪著同去。
林之洋手拿器械,带了水手,一同登岸,上了山坡,上面有条山路,弯弯曲曲,虽觉难走,幸喜接连树木,可以攀藤附木而行。
林之洋搀著小山,小山手挽婉如,婉如手拉若花,慢慢步上山来,到了平川之地,歇息片晌,又朝前行。
转过“小蓬莱”石碑,只见唐敖当日所题诗句,仍是墨迹淋漓。
小山一见,泪落不止。
又向四处细细眺望,暗暗点头道:“看了此山景致,凡念皆空,宛如登了仙界。
如此洞天福地,无怪父亲不肯回来。
此处不独清秀幽僻,而且前面层岩错落,远蜂重叠,一望无际,不知有几许路程。
此时只好略观大概。
少刻回船,再同舅舅商议。
不知不觉天已下午。
林之洋恐天晚难行,即同小山姐妹下山。
及至到船,业已日暮。
吃了晚饭,吕氏问问山上光景,小山道:“今日细看此山,道路甚远,非三五天可以走遍。
甥女父亲既要修行,自然该在深山之内。
若照今日这样寻访,除非父亲出来,方能一见;若不自己露面,就再找一年,也是无用。
今甥女立定主意:明日舅舅在此看守船只,甥女一人深入山内,耽搁数日,细细搜寻,或者机缘凑巧,也未可知。”
林之洋道:“甥女独去,俺怎放心?自然俺要同去。”
小山道:“话虽如此。
奈船上都是水手,并无著己之亲;多老翁虽有亲谊,究竟过于年老,此处又非内地可比:若舅舅同去,虽可做伴,船上无主,甥女反添牵挂,何能在内过于耽搁?与其寻的半途而废,终非了局,莫若甥女自去,倒觉爽利。
好在此山既少人烟,又无野兽,纯是一派仙景,舅舅只管放心。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