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镜花缘(清代长篇小说)第77页

多九公道:“看这光景,不独女儿国王难割旧爱,就是众国王也有许多眷恋之意哩。”

说的林之洋满面通红,唐敖惟有发笑。

一连游了几日,林之洋货物十去八九。

这日,天朝来了一只货船,尹元寄有书信。

唐敖拆看,才知骆红蕖姻事业已说定,十分欢悦。

登时开船。

行了几时,又过几个小国,如三苗、丈夫之类,唐敖仍同多九公各处游玩,林之洋货物将及卖完。

这日,大家谈起海外各国,唐敖偶然想起前在智佳猜谜,林之洋曾以“永锡难老”打个“不死国”,因问多几公,才知就在邻近。

并闻:国中有座员邱山,山上有颗不死树,食之可以长生;国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红,饮之亦可不老。

所以唐敖要去走走。

无如此国僻处万山中,须过许多海岛,才至其地,乃人迹罕到之处多九公意欲不去。

林之洋闻彼处有个赤泉,心里也想饮些泉水,希冀长生;兼之唐敖因古人有“赤泉驻年,神木养命;禀此遐龄,悠悠无竟”之话,那怕难走,执意要去。

因此打起罗盘,竟朝不死国进发。

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这日,三人正在船后闲谈,多九公忽然嘱付众水手道:“那边有块乌云渐渐上来,少刻即有风暴,必须将篷落下一半,绳索结束牢固;惟恐不能收口,只好顺著风头飘了。”

唐敖听罢,朝外一望,只见日朗风情,毫无起风形象。

惟见有块乌云,微微上升,其长不及一丈。

看罢,不觉笑道:“若说这样晴明好大却有风暴,小弟就不信了。

难道这块小小乌云就藏许多风暴!

那有此事!“林之洋道:”那明明是块风云,妹夫那里晓得。

“言还未了,四面呼呼乱响,顷刻狂风大作,波浪滔天。

那船顺风吹去,就是乌雅快马也赶他不上。

越刮越大,真是翻江搅海,十分利害。

唐敖躲在舱中,这才佩服多九公眼力不错。

这个风暴,再也不息。

沿途虽有收口处,无奈风势甚狂,哪里由你做主。

不但不能收口,并且船篷被风鼓住,随你用力,也难落下。

一连刮了三日,这才略略小些,用尽气力,才泊到一个山脚下。

唐敖来到后梢,看众人收拾篷索。

林之洋道:“俺自幼年就在大洋来来往往,眼中见的风暴也多,从未见过无早无晚,一连三日,总不肯歇。

如今弄的昏头昏脑,也不知来到甚么地方。

这风若朝俺们来的旧路刮去,再走两日。

只怕就可到家了。”

唐敖道:“如此大风,却也少见,此时顺风飘来,又有若干路程?此处是何名?”多九公道:“老夫记得此处叫作普度湾。

岸上有条峻岭,十分高大,自来从未上去。

至于程途,若以此风约计,每日可行三五千里。

今三日之久,已有一万余里。”

林之洋道:“春间俺同妹夫说水路日期难以预定,就是这个缘故。”

唐敖因风头略小,立在柁楼,四处观望。

只见船旁这座大座大岭,较之东口麟凤等山甚觉高阔,远远看著,清光满目,黛色参天。

望了多时,早已垂涎要去游玩。

林之之洋因受了风寒,不能同去;即同多九公上岸。

喜得那风被山遮住,并不甚大,随即上了山坡。

多九公道:“此处乃海外极南之地,我们若非风暴,何能至此!老夫幼年虽由此地路过,山中却未到过,惟闻人说,此地有个海岛,名叫小蓬莱。

不知可是?我们且到前面,如有人烟,就好访问。”

又走多时,迎面有一石碑,上镌“小蓬莱”三个大字。

唐敖道:“果然九公所说不错。”

绕过峭壁,穿过崇林,再四处一看:水秀山清,无穷美景:越朝前进,山景越佳,宛如登了仙界一般。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

古香斋 扫描校对

镜花缘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话说二人游玩多时,唐敖道:“我们前在东口游玩,小弟以为天下之山,无出其右:那知此山处处都是仙境。

即如这些仙鹤麋鹿之类,任人抚摩,并不惊走。

若非有些仙气,安能如此?到处松实柏子,啖之满口清香,都是仙人所服之物。

如此美地,岂无真仙?原来这个风暴,却为小弟而设。

“多九公道:”此山景致虽佳,我们只顾前进,少刻天晚,山路崎岖,如何行走?今且回去。

明日如风大不能开船,仍好上来。

林兄现在有病,我们更该早回才是。

“唐敖正游的高兴,虽然转身,仍是恋恋不舍,四处观望。

多九公道:”唐兄:要象这样,走到何时,才能上船?设或黄昏,如何下得山去?“唐敖道:”不满九公说:小弟自从登了此山,不但利名之心都尽,只觉万事皆空。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