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133页

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

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徐庶便拜谢欲行。

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

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

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

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

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

力攻曹操也。”

玄德曰:“不可。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众皆感叹。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饯行。

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玄德举杯谓徐庶曰:“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

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

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

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玄德曰:“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矣。”

庶曰:“某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者,恃此方寸耳;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纵使在此,无益于事。

使君宜别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何便灰心如此?”玄德曰:“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右者。”

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临别,又顾谓诸将曰:“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

诸将无不伤感。

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

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

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

庶亦涕泣而别。

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

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

众问何故。

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

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

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

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

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

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

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

尝好为《梁父吟》。

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

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

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今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庶曰:“凤雏乃襄阳庞统也。

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玄德踊跃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

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后人有赞徐庶走马荐诸葛诗曰:“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