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230页
便令写书遣人径往成都。
却说刘循逃回见父,说雒城已陷,刘璋慌聚众官商议。
从事郑度献策曰:“今刘备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
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
其仓鹰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
彼至请战,勿许。
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
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
刘璋曰:“不然。
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
此言非保全之计。”
正议间,人报法正有书至。
刘璋唤入。
呈上书。
璋拆开视之。
其略曰:“昨蒙遣差结好荆州,不意主公左右不得其人,以致如此。
今荆州眷念旧情,不忘族谊。
主公若得幡然归顺,量不薄待。
望三思裁示。”
刘璋大怒,扯毁其书,大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之贼!”逐其使者出城。
即时遣妻弟费观,提兵前去守把绵竹。
费观举保南阳人姓李,名严,字正方,一同领兵。
当下费观、李严点三万军来守绵竹。
益州太守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上书与刘璋,请往汉中借兵。
璋曰:“张鲁与吾世仇,安肯相救?”和曰:“虽然与我有仇,刘备军在雒城,势在危急,唇亡则齿寒,若以利害说之,必然肯从。”
璋乃修书遣使前赴汉中。
却说马超自兵败入羌,二载有余,结好羌兵,攻拔陇西州郡。
所到之处,尽皆归降;惟冀城攻打不下。
刺史韦康,累遣人求救于夏侯渊。
渊不得曹操言语,未敢动兵。
韦康见救兵不来,与众商议:“不如投降马超。”
参军杨阜哭谏曰:“超等叛君之徒,岂可降之?”康曰:“事势至此,不降何待?”阜苦谏不从。
韦康大开城门,投拜马超。
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请降,非真心也!”将韦康四十余口尽斩之,不留一人。
有人言杨阜劝韦康休降,可斩之,超曰:“此人守义,不可斩也。”
复用杨阜为参军。
阜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
杨阜告马超曰:阜妻死于临洮,乞告两个月假,归葬其妻便回。
马超从之。
杨阜过历城,来见抚彝将军姜叙。
叙与阜是姑表兄弟:叙之母是阜之姑,时年已八十二。
当日,杨阜入姜叙内宅,拜见其姑,哭告曰:“阜守城不能保,主亡不能死,愧无面目见姑。
马超叛君,妄杀郡守,一州士民,无不恨之。
今吾兄坐据历城,竟无讨贼之心,此岂人臣之理乎?”言罢,泪流出血。
叙母闻言,唤姜叙入,责之曰:“韦使君遇害,亦尔之罪也。”
又谓阜曰:“汝既降人,且食其禄,何故又兴心讨之?”阜曰:“吾从贼者,欲留残生,与主报冤也。”
叙曰:“马超英勇,急难图之。”
阜曰:“有勇无谋,易图也。
吾已暗约下梁宽、赵衢。
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
叙母曰:“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
勿以我为念。
汝若不听义山之言,吾当先死,以绝汝念。”
叙乃与统兵校尉尹奉、赵昂商议。
原来赵昂之子赵月,现随马超为裨将。
赵昂当日应允,归见其妻王氏曰:“吾今日与姜叙、杨阜、尹奉一处商议,欲报韦康之仇。
吾想子赵月现随马超,今若兴兵,超必先杀吾子,奈何?”其妻厉声曰:“雪君父之大耻,虽丧身亦不惜,何况一子乎!君若顾子而不行,吾当先死矣!”赵昂乃决。
次日一同起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