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144页

孔明曰:“且再作商议。”

却说夏侯惇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

操释之。

惇曰:“惇遭诸葛亮诡计,用火攻破我军。”

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惇曰:“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悔之不及!”操乃赏二人。

惇曰:“刘备如此猖狂,真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

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

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郃为第二队。

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

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

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太中大夫孔融谏曰:“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

操怒曰:“刘备、刘表、孙权皆逆命之臣,岂容不讨!”遂叱退孔融,下令:“如有再谏者,必斩。”

孔融出府,仰天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时御史大夫郗虑家客闻此言,报知郗虑,虑常被孔融侮慢,心正恨之,乃以此言入告曹操,且曰:“融平日每每狎侮丞相,又与祢衡相善,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

向者祢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

操大怒,遂命廷尉捕捉孔融。

融有二子,年尚少,时方在家,对坐弈棋。

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言未已,廷尉又至,尽收融家小并二子,皆斩之,号令融尸于市。

京兆脂习伏尸而哭。

操闻之,大怒,欲杀之。

荀彧曰:“彧闻脂习常谏融曰:公刚直太过,乃取祸之道,今融死而来哭,乃义人也,不可杀。”

操乃止,习收融父子尸首,皆葬之。

后人有诗赞孔融曰:“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曹操既杀孔融,传令五队军马次第起行,只留荀彧等守许昌。

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

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

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

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

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正说间,人报曹操自统大兵至。

玄德急辞刘表,星夜回新野。

刘表病中闻此信,吃惊不小,商议写遗嘱,令玄德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

蔡夫人闻之大怒,关上内门;使蔡瑁、张允二人把住外门。

时刘琦在江夏,知父病危,来至荆州探病,方到外门,蔡瑁当住曰:“公子奉父命镇守江夏,其任至重;今擅离职守,倘东吴兵至,如之奈何?若入见主公,主公必生嗔怒,病将转增,非孝也。

宜速回。”

刘琦立于门外,大哭一场,上马仍回江夏。

刘表病势危笃,望刘琦不来;至八月戊申日,大叫数声而死。

后人有诗叹刘表曰:“昔闻袁氏居河朔,又见刘君霸汉阳。

总为牝晨致家累,可怜不久尽销亡!”

刘表既死,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嘱,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然后举哀报丧。

时刘琮年方十四岁,颇聪明,乃聚众言曰:“吾父弃世,吾兄现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新野。

汝等立我为主。

倘兄与叔兴兵问罪,如何解释?”众官未及对,幕官李珪答曰:“公子之言甚善。

今可急发哀书至江夏,请大公子为荆州之主,就命玄德一同理事:北可以敌曹操,南可以拒孙权。

此万全之策也。”

蔡瑁叱曰:“汝何人,敢乱言以逆主公遗命!”李珪大骂曰:“汝内外朋谋,假称遗命,废长立幼,眼见荆襄九郡,送于蔡氏之手!故主有灵,必当殛汝!”蔡瑁大怒,喝令左右推出斩之。

李珪“至死大骂不绝。

于是蔡瑁遂立刘琮为主。

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州;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以防刘琦、刘备。

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竟不讣告刘琦与玄德。

刘琮至襄阳,方才歇马,忽报曹操引大军径望襄阳而来。

琮大惊,遂请蒯越、蔡瑁等商议。

东曹掾傅巽进言曰:“不特曹操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玄德在新野,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

巽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

琮曰:“计将安出?”巽曰:“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琮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之他人?”蒯越曰:“傅公悌之言是也。

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

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顺。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