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239页
穆顺回遇曹操,操问:“那里去来?”顺答曰:“皇后有病,命求医去。”
操曰:“召得医人何在?”顺曰:“还未召至。”
操喝左右,遍搜身上,并无夹带,放行。
忽然风吹落其帽。
操又唤回,取帽视之,遍观无物,还帽令戴。
穆顺双手倒戴其帽。
操心疑,令左右搜其头发中,搜出伏完书来。
操看时,书中言欲结连孙、刘为外应。
操大怒,执下穆顺于密室问之,顺不肯招。
操连夜点起甲兵三千,围住伏完私宅,老幼并皆拿下;搜出伏后亲笔之书,随将伏氏三族尽皆下狱。
平明,使御林将军郗虑持节入宫,先收皇后玺绶。
是日,帝在外殿,见郗虑引三百甲兵直入。
帝问曰:“有何事?”虑曰:“奉魏公命收皇后玺。”
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虑至后宫,伏后方起。
虑便唤管玺绶人索取玉玺而出。
伏后情知事发,便于殿后椒房内夹壁中藏躲。
少顷,尚书令华歆引五百甲兵入到后殿,问宫人:伏后何在?”宫人皆推不知。
歆教甲兵打开朱户,寻觅不见;料在壁中,便喝甲士破壁搜寻。
歆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
后曰:“望免我一命!”歆叱曰:“汝自见魏公诉去!”后披发跣足,二甲士推拥而出。
原来华歆素有才名,向与邴原、管宁相友善。
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一日,宁与歆共种园蔬,锄地见金。
宁挥锄不顾;歆拾而视之,然后掷下。
又一日,宁与歆同坐观书,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
宁端坐不动,歆弃书往观。
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
后来管宁避居辽东,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终身不肯仕魏;而歆乃先事孙权,后归曹操,至此乃有收捕伏皇后一事。
后人有诗叹华歆曰:“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
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又有诗赞管宁曰:“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
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且说华歆将伏后拥至外殿。
帝望见后,乃下殿抱后而哭。
歆曰:“魏公有命,可速行!”后哭谓帝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甲士拥后而去,帝捶胸大恸。
见郗虑在侧,帝曰:“郗公!天下宁有是事乎!”哭倒在地。
郗虑令左右扶帝入宫。
华歆拿伏后见操。
操骂曰:“吾以诚心待汝等,汝等反欲害我耶!吾不杀汝,汝必杀我!”喝左右乱棒打死。
随即入宫,将伏后所生二子,皆鸩杀之。
当晚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斩于市。
朝野之人,无不惊骇。
时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也。
后人有诗叹曰:“曹瞒凶残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
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献帝自从坏了伏后,连日不食。
操入曰:“陛下无忧,臣无异心。
臣女已与陛下为贵人,大贤大孝,宜居正宫。”
献帝安敢不从。
于建安二十年正月朔,就庆贺正旦之节,册立曹操女曹贵人为正宫皇后。
群下莫敢有言。
此时曹操威势日甚。
会大臣商议收吴灭蜀之事。
贾诩曰:“须召夏侯惇、曹仁二人回,商议此事。”
操即时发使,星夜唤回。
夏侯惇未至,曹仁先到,连夜便入府中见操。
操方被酒而卧,许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欲入,被许褚当住。
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
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
仁乃不敢入。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