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7页
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
贼众不敢来追。
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
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
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
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
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
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乃同云长、翼德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
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
玄德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忿怒直出。
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
两马相交,众军大喊。
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
玄德驱兵掩杀。
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
孔融迎接玄德入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
又引糜竺来见玄德,具言张晟辈茚灾却说糜竺回报陶谦,言北海又请得刘玄德来助;陈元龙也回报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陶谦心安。
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
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却说刘玄德军到,见孔融。
融曰:“曹兵势大,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轻战。
且观其动静,然后进兵。”
玄德曰:“但恐城中无粮,难以久持。
备令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备与张飞杀奔曹营,径投徐州去见陶使君商议。”
融大喜,会合田楷,为掎角之势;云长、子龙领兵两边接应。
是日玄德、张飞引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
正行之间,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
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那里去!”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
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
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陶谦急令开门。
玄德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
礼毕,设宴相待,一壁劳军。
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
玄德愕然曰:“公何意也?”谦曰:“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
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
公勿推辞。
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玄德离席再拜曰:“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
今为大义,故来相助。
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谦曰:“此老夫之实情也。”
再三相让,玄德那里肯受。
糜竺进曰:“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
待事平之日,再当相让可也。”
玄德曰:“备生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
操若不从,厮杀未迟。”
于是传檄三寨,且执兵不动;遣人赍书以达曹操。
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
操拆而观之,乃刘备书也。
书略曰:“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
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瓴蝗剩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
操问其故,报说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
原来吕布自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
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