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296页
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
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
玄德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
群臣犹未信,皆请拨兵备之。
魏主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
众皆拜服。
魏主下令,使曹仁督一军出濡须,曹休督一军出洞口,曹真督一军出南郡:“三路军马会合日期,暗袭东吴。
朕随后自来接应。”
调遣已定。
不说魏兵袭吴。
且说马良至川,入见孔明,呈上图本而言曰:“今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
皇上令良将图本来与丞相观之。”
孔明看讫,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斩此人!”马良曰:“皆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
孔明叹曰:“汉朝气数休矣!”良问其故。
孔明曰:“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
倘彼用火攻,何以解救?又,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拒敌乎?祸不远矣!陆逊拒守不出,正为此也。
汝当速去见天子,改屯诸营,不可如此。”
良曰:“倘今吴兵已胜,如之奈何?”孔明曰:“陆逊不敢来追,成都可保无虞。”
良曰:“逊何故不追?”孔明曰:“恐魏兵袭其后也。
主上若有失,当投白帝城避之。
吾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
良大惊曰:“某于鱼腹浦往来数次,未尝见一卒,丞相何作此诈语?”孔明曰:“后来必见,不劳多问。”
马良求了表章,火速投御营来。
孔明自回成都,调拨军马救应。
却说陆逊见蜀兵懈怠,不复提防,升帐聚大小将士听令曰:“吾自受命以来,未尝出战。
今观蜀兵,足知动静,故欲先取江南岸一营。
谁敢去取?”言未毕,韩当、周泰、凌统等应声而出曰:“某等愿往。”
逊教皆退不用,独唤阶下末将淳于丹曰:“吾与汝五千军,去取江南第四营:蜀将傅彤所守。
今晚就要成功。
吾自提兵接应。”
淳于丹引兵去了,又唤徐盛、丁奉曰:“汝等各领兵三千,屯于寨外五里,如淳于丹败回,有兵赶来,当出救之,却不可追去。”
二将自引军去了。
却说淳于丹于黄昏时分,领兵前进,到蜀寨时,已三更之后。
丹令众军鼓噪而入。
蜀营内傅彤引军杀出,挺枪直取淳于丹;丹敌不住,拨马便回。
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赵融。
丹夺路而走,折兵大半,正走之间,山后一彪蛮兵拦住:为首番将沙摩柯。
丹死战得脱,背后三路军赶来。
比及离营五里,吴军徐盛、丁奉二人两下杀来,蜀兵退去,救了淳于丹回营。
丹带箭入见陆逊请罪。
逊曰:“非汝之过也。
吾欲试敌人之虚实耳。
破蜀之计,吾已定矣。”
徐盛、丁奉曰:“蜀兵势大,难以破之,空自损兵折将耳。”
逊笑曰:“吾这条计,但瞒不过诸葛亮耳。
天幸此人不在,使我成大功也。”
遂集大小将士听令:使朱然于水路进兵,来日午后东南风大作,用船装载茅草,依计而行;韩当引一军攻江北岸,周泰引一军攻江南岸,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焰硝,各带火种,各执枪刀,一齐而上,但到蜀营,顺风举火;蜀兵四十屯,只烧二十屯,每间一屯烧一屯。
各军预带干粮,不许暂退,昼夜追袭,只擒了刘备方止。
众将听了军令,各受计而去。
却说先主正在御营寻思破吴之计,忽见帐前中军旗幡,无风自倒。
乃问程畿曰:“此为何兆?”畿曰:“夜今莫非吴兵来劫营?”先主曰:“昨夜杀尽,安敢再来?”畿曰:“倘是陆逊试敌,奈何?”正言间,人报山上远远望见吴兵尽沿山望东去了。
先主曰:“此是疑兵。”
令众休动,命关兴、张苞各引五百骑出巡。
黄昏时分,关兴回奏曰:“江北营中火起。”
先主急令关兴往江北,张苞往江南,探看虚实:“倘吴兵到时,可急回报。”
二将领命去了。
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
只见御营左屯火发。
方欲救时,御营右屯又火起。
风紧火急,树木皆着,喊声大震。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