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290页

早有细作报说蜀主引本国大兵,及蛮王沙摩柯番兵数万,又有洞溪汉将杜路、刘宁二枝兵,水陆并进,声势震天。

水路军已出巫口,旱路军已到秭归。

时孙权虽登王位,奈魏主不肯接应,乃问文武曰:“蜀兵势大,当复如何?”众皆默然。

权叹曰:“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今吕蒙已亡,无人与孤分忧也!”言未毕,忽班部中一少年将,奋然而出,伏地奏曰:“臣虽年幼,颇习兵书。

愿乞数万之兵,以破蜀兵。”

权视之,乃孙桓也。

桓字叔武,其父名河,本姓俞氏,孙策爱之,赐姓孙,因此亦系吴王宗族。

河生四子,桓居其长,弓马熟娴,常从吴王征讨,累立奇功,官授武卫都尉;时年二十五岁。

权曰:“汝有何策胜之?”桓曰:“臣有大将二员:一名李异,一名谢旌,俱有万夫不当之勇。

乞数万之众,往擒刘备。”

权曰:“侄虽英勇,争奈年幼;必得一人相助,方可。”

虎威将军朱然出曰:“臣愿与小将军同擒刘备。”

权许之,遂点水陆军五万,封孙桓为左都督,朱然为右都督,即日起兵。

哨马探得蜀兵已至宜都下寨,孙桓引二万五千军马,屯于宜都界口,前后分作三营,以拒蜀兵。

却说蜀将吴班领先锋之印,自出川以来,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兵不血刃,直到宜都;探知孙桓在彼下寨,飞奏先主。

时先主已到秭归,闻奏怒曰:“量此小儿,安敢与朕抗耶!”关兴奏曰:“既孙权令此子为将,不劳陛下遣大将,臣愿往擒之。”

先主曰:“朕正欲观汝壮气。”

即命关兴前往。

兴拜辞欲行,张苞出曰:“既关兴前去讨贼,臣愿同行。”

先主曰:“二侄同行甚妙,但须谨慎,不可造次。”

二人拜辞先主,会合先锋,一同进兵,列成阵势。

孙桓听知蜀兵大至,合寨多起。

两阵对圆,桓领李异、谢旌立马于门旗之下,见蜀营中,拥出二员大将,皆银盔银铠,白马白旗:上首张苞挺丈八点钢矛,下首关兴横着大砍刀。

苞大骂曰:“孙桓竖子!死在临时,尚敢抗拒天兵乎!”桓亦骂曰:“汝父已作无头之鬼;今汝又来讨死,好生不智!”张苞大怒,挺枪直取孙桓。

桓背后谢旌,骤马来迎。

两将战有三十余合,旌败走,苞乘胜赶来。

李异见谢旌败了,慌忙拍马轮蘸金斧接战。

张苞与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

吴军中裨将谭雄,见张苞英勇,李异不能胜,却放一冷箭,正射中张苞所骑之马。

那马负痛奔回本阵,未到门旗边,扑地便倒,将张苞掀在地上。

李异急向前轮起大斧,望张苞脑袋便砍。

忽一道红光闪处,李异头早落地,原来关兴见张苞马回,正待接应,忽见张苞马倒,李异赶来,兴大喝一声,劈李异于马下,救了张苞。

乘势掩杀,孙桓大败。

各自鸣金收军。

次日,孙桓又引军来。

张苞、关兴齐出。

关兴立马于阵前,单搦孙桓交锋。

桓大怒,拍马轮刀,与关兴战三十余合,气力不加,大败回阵。

二小将追杀入营,吴班引着张南、冯习驱兵掩杀。

张苞奋勇当先,杀入吴军,正遇谢旌,被苞一矛刺死。

吴军四散奔走。

蜀将得胜收兵,只不见了关兴。

张苞大惊曰:“安国有失,吾不独生!”言讫,绰枪上马。

寻不数里,只见关兴左手提刀,右手活挟一将。

苞问曰:“此是何人?”兴笑答曰:“吾在乱军中,正遇仇人,故生擒来。”

苞视之,乃昨日放冷箭的谭雄也。

苞大喜,同回本营,斩首沥血,祭了死马。

遂写表差人赴先主处报捷。

孙桓折了李异、谢旌、谭雄等许多将士,力穷势孤,不能抵敌,即差人回吴求救。

蜀将张南、冯习谓吴班曰:“目今吴兵势败,正好乘虚劫寨。”

班曰:“孙桓虽然折了许多将士,朱然水军现今结营江上,未曾损折。

今日若去劫寨,倘水军上岸,断我归路,如之奈何?”南曰:“此事至易:可教关、张二将军,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如朱然来救,左右两军齐出夹攻,必然取胜。”

班曰:“不如先使小卒诈作降兵,却将劫寨事告与朱然;然见火起,必来救应,却令伏兵击之,则大事济矣。”

冯习等大喜,遂依计而行。

却说朱然听知孙桓损兵折将,正欲来救,忽伏路军引几个小卒上船投降。

然问之,小卒曰:“我等是冯习帐下士卒,因赏罚不明,待来投降,就报机密。”

然曰:“所报何事?”小卒曰:“今晚冯习乘虚要劫孙将军营寨,约定举火为号。”

朱然听毕,即使人报知孙桓。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