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38页
谡自缚跪于帐前。
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
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
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
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
叱左右推出斩之。
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
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
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
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
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
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
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
孔明大哭不已。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
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马谡亡年三十九岁,时建兴六年夏五月也。
后人有诗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却说孔明斩了马谡,将首级遍示各营已毕,用线缝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将谡家小加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
于是孔明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琬回成都,入见后主,进上孔明表章。
后主拆视之。
表曰:“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后主览毕曰:“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出此言?”侍中费祎奏曰:“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法若不行,何以服人?丞相败绩,自行贬降,正其宜也。”
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就命费祎赍诏到汉中。
孔明受诏贬降讫,祎恐孔明羞赧,乃贺曰:“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
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
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祎又曰:“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
孔明怒曰:“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
量得一姜维,于魏何损?”祎又曰:“丞相现统雄师数十万,可再伐魏乎?”孔明曰:“昔大军屯于祁山、箕谷之时,我兵多于贼兵,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
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如其不然,虽兵多何用?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费祎诸将皆服其论。
费祎自回成都。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
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
懿曰:“蜀未可攻也。
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
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
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当之。”
睿大喜,问曰:“此何人也?”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
睿从之,加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
忽报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以郡来降,密遣人陈言七事,说东吴可破,乞早发兵取之。
睿就御床上展开,与司马懿同观。
懿奏曰:“此言极有理,吴当灭矣!臣愿引一军往助曹休。”
忽班中一人进曰:“吴人之言,反覆不一,未可深信。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