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60页

孔明岂未知耶?”祎曰:“陛下之言极当!臣今归去,即当以此言告孔明。”

遂拜辞孙权,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具言吴主起大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而进。

孔明又问曰:“吴主别有所言否?”费祎将论魏延之语告之。

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

为惜其勇,故用之耳。”

祎曰:“丞相早宜区处。”

孔明曰:“吾自有法。”

祎辞别孔明,自回成都。

孔明正与诸将商议征进,忽报有魏将来投降。

孔明唤入问之,答曰:“某乃魏国偏将军郑文也。

近与秦朗同领人马,听司马懿调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为前将军,而视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来投降丞相。

愿赐收录。”

言未已,人报秦朗引兵在寨外,单搦郑文交战。

孔明曰:“此人武艺比汝若何?”郑文曰:“某当立斩之。”

孔明曰:“汝若先杀秦朗,吾方不疑。”

郑文欣然上马出营,与秦朗交锋。

孔明亲自出营视之。

只见秦朗挺枪大骂曰:“反贼盗我战马来此,可早早还我!”言讫,直取郑文。

文拍马舞刀相迎,只一合,斩秦朗于马下。

魏军各自逃走。

郑文提首级入营。

孔明回到帐中坐定,唤郑文至,勃然大怒,叱左右:“推出斩之!”郑文曰:“小将无罪!”孔明曰:“吾向识秦朗;汝今斩者,并非秦朗。

安敢欺我!”文拜告曰:“此实秦朗之弟秦明也。”

孔明笑曰:“司马懿令汝来诈降,于中取事,却如何瞒得我过!若不实说,必然斩汝!”郑文只得诉告其实是诈降,泣求免死。

孔明曰:“汝既求生,可修书一封,教司马懿自来劫营,吾便饶汝性命。

若捉住司马懿,便是汝之功,还当重用。”

郑文只得写了一书,呈与孔明。

孔明令将郑文监下。

樊建问曰:“丞相何以知此人诈降?”孔明曰:“司马懿不轻用人。

若加秦朗为前将军,必武艺高强;今与郑文交马只一合,便为文所杀,必不是秦朗也。

以故知其诈。”

众皆拜服。

孔明选一舌辩军士,附耳分付如此如此。

军士领命,持书径来魏寨,求见司马懿。

懿唤入,拆书看毕,问曰:“汝何人也?”答曰:“某乃中原人,流落蜀中:郑文与某同乡。

今孔明因郑文有功,用为先锋。

郑文特托某来献书,约于明日晚间,举火为号,望乞都督尽提大军前来劫寨,郑文在内为应。”

司马懿反覆诘问,又将来书仔细检看,果然是实;即赐军士酒食,分付曰:“本日二更为期,我自来劫寨。

大事若成,必重用汝。”

军士拜别,回到本寨告知孔明。

孔明仗剑步罡,祷祝已毕,唤王平、张嶷公付如此如此;又唤马忠、马岱分付如此如此;又唤魏延分付如此如此。

孔明自引数十人,坐于高山之上,指挥众军。

却说司马懿见了郑文之书,便欲引二子提大兵来劫蜀寨。

长子司马师谏曰:“父亲何故据片纸而亲入重地?倘有疏虞,如之奈何?不如令别将先去,父亲为后应可也。”

懿从之,遂令秦朗引一万兵,去劫蜀寨,懿自引兵接应。

是夜初更,风清月朗;将及二更时分,忽然阴云四合,黑气漫空,对面不见。

懿大喜曰:“天使我成功也!”于是人尽衔枚,马皆勒口,长驱大进。

秦朗当先,引万兵直杀入蜀寨中,并不见一人。

朗知中计,忙叫退兵。

四下火把齐明,喊声震地:左有王平、张嶷,右有马岱、马忠,两路兵杀来。

秦朗死战,不能得出。

背后司马懿见蜀寨火光冲天,喊声不绝,又不知魏兵胜负,只顾催兵接应,望火光中杀来。

忽然一声喊起,鼓角喧天,火炮震地:左有魏延,右有姜维,两路杀出。

魏兵大败,十伤**,四散逃奔。

此时秦朗所引一万兵,都被蜀兵围住,箭如飞蝗。

秦朗死于乱军之中。

司马懿引败兵奔入本寨。

三更以后,天复清朗。

孔明在山头上鸣金收军。

原来二更时阴云暗黑,乃孔明用遁甲之法;后收兵已了,天复清朗,乃孔明驱六丁六甲扫荡浮云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