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50页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

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

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

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

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行军从事满宠曰:“主公勿虑。

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

操欣然遣之。

是夜满宠扮作小卒,混入彼军队中,偷至徐晃帐前,只见晃秉烛被甲而坐。

宠突至其前,揖曰:“故人别来无恙乎!”徐晃惊起,熟视之曰:“子非山阳满伯宁耶!何以至此?”宠曰:“某现为曹将军从事。

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

晃乃延之坐,问其来意。

宠曰:“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韩之徒?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

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晃沈吟良久,乃喟然叹曰:“吾固知奉、暹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

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晃起谢曰:“愿从公言。”

宠曰:“何不就杀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晃曰:“以臣弑主,大不义也。

吾决不为。”

宠曰:“公真义士也!”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

早有人报知杨奉。

奉大怒,自引千骑来追,大叫:“徐晃反贼休走!”正追赶间,忽然一声炮响,山上山下,火把齐明,伏军四出,曹操亲自引军当先,大喝:“我在此等候多时。

休教走脱!”杨奉大惊,急待回军,早被曹兵围住。

恰好韩暹引兵来救,两军混战,杨奉走脱。

曹操趁彼军乱,乘势攻击,两家军士大半多降。

杨奉、韩暹势孤,引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满宠引徐晃入见。

操大喜,厚待之。

于是迎銮驾到许都,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

赏功罚罪,并听曹操处置。

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以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皆为都尉;其余将士,各各封官。

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操既定大事,乃设宴后堂,聚众谋士共议曰:“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

公等有何妙计可图之?”许褚曰:“愿借精兵五万,斩刘备、吕布之头,献于丞相。”

荀彧曰:“将军勇则勇矣,不知用谋。

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

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

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

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

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操从其言,即时奏请诏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

却说刘玄德在徐州,闻帝幸许都,正欲上表庆贺。

忽报天使至,出郭迎接入郡,拜受恩命毕,设宴管待来使。

使曰:“君侯得此恩命,实曹将军于帝前保荐之力也。”

玄德称谢。

使者乃取出私书递与玄德。

玄德看罢,曰:“此事尚容计议。”

席散,安歇来使于馆驿。

玄德连夜与众商议此事。

张飞曰:“吕布本无义之人,杀之何碍!”玄德曰:“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

张飞曰:“好人难做!”玄德不从。

次日,吕布来贺,玄德教请入见。

布曰:“闻公受朝廷恩命,特来相贺。”

玄德逊谢。

只见张飞扯剑上厅,要杀吕布。

玄德慌忙阻住。

布大惊曰:“翼德何故只要杀我?”张飞叫曰:“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玄德连声喝退。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