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83页
张翼纵马挺枪而迎,战不数合,又败入阵。
徐质驱兵掩杀,蜀兵大败,退三十余里。
司马昭亦收兵回,各自下寨。
姜维与夏侯霸商议曰:“徐质勇甚,当以何策擒之?”霸曰:“来日诈败,以埋伏之计胜之。”
维曰:“司马昭乃仲达之子,岂不知兵法?若见地势掩映,必不肯追。
吾见魏兵累次断吾粮道,今却用此计诱之,可斩徐质矣。”
遂唤廖化分付如此如此,又唤张翼分付如此如此:二人领兵去了。
一面令军士于路撒下铁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计。
徐质连日引兵搦战,蜀兵不出。
哨马报司马昭说:“蜀兵在铁笼山后,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以为久计,只待羌兵策应。”
昭唤徐质曰:“昔日所以胜蜀者,因断彼粮道也。
今蜀兵在铁笼山后运粮,汝今夜引兵五千,断其粮道,蜀兵自退矣。”
徐质领令,初更时分,引兵望铁笼山来,果见蜀兵二百余人,驱百余头木牛流马,装载粮草而行。
魏兵一声喊起,徐质当先拦住。
蜀兵尽弃粮草而走。
质分兵一半,押送粮草回寨;自引兵一半追来。
追不到十里,前面车仗横截去路。
质令军士下马拆开车仗,只见两边忽然火起。
质急勒马回走,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截路,火光迸起。
质等冒烟突火,纵马而出。
一声炮响,两路军杀来:左有廖化,右有张翼,大杀一阵,魏兵大败。
徐质奋死只身而走,人困马乏,正奔走间,前面一枝兵杀到,乃姜维也。
质大惊无措,被维一枪刺倒座下马,徐质跌下马来,被众军乱刀砍死。
质所分一半押粮兵,亦被夏侯霸所擒,尽降其众。
霸将魏兵衣甲马匹,令蜀兵穿了,就令骑坐,打着魏军旗号,从小路径奔回魏寨来。
魏军见本部兵回,开门放入,蜀兵就寨中杀起。
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走时,前面廖化杀来。
昭不能前进,急退时,姜维引兵从小路杀到。
昭四下无路,只得勒兵上铁笼山据守。
原来此山只有一条路,四下皆险峻难上;其上惟有一泉,止够百人之饮,——此时昭手下有六千人,被姜维绝其路口,山上泉水不敷,人马枯渴。
昭仰天长叹曰:“吾死于此地矣!”后人有诗曰:“妙算姜维不等闲,魏师受困铁笼间:庞涓始入马陵道,项羽初围九里山。”
主簿王韬曰:“昔日耿恭受困,拜井而得甘泉。
将军何不效之?”昭从其言,遂上山顶泉边,再拜而祝曰:“昭奉诏来退蜀兵,若昭合死,令甘泉枯竭,昭自当刎颈,教部军尽降;如寿禄未终,愿苍天早赐甘泉,以活众命!”祝毕,泉水涌出,取之不竭,因此人马不死。
却说姜维在山下困住魏兵,谓众将曰:“昔日丞相在上方谷,不曾捉住司马懿,吾深为恨;今司马昭必被吾擒矣。”
却说郭淮听知司马昭困于铁笼山上,欲提兵来。
陈泰曰:“姜维会合羌兵,欲先取南安。
今羌兵已到,将军若撤兵去救,羌兵必乘虚袭我后也。
可先令人诈降羌人,于中取事;若退了此兵,方可救铁笼之围。”
郭淮从之,遂令陈泰引五千兵,径到羌王寨内,解甲而入,泣拜曰:“郭淮妄自尊大,常有杀泰之心,故来投降。
郭淮军中虚实,某俱知之。
只今夜愿引一军前去劫寨,便可成功。
如兵到魏寨,自有内应。”
迷当大喜,遂令俄何烧戈同陈泰来劫魏寨。
俄何烧戈教泰降兵在后,令泰引羌兵为前部。
是夜二更,竟到魏寨,寨门大开。
陈泰一骑马先入。
俄何烧戈骤马挺枪入寨之时,只叫得一声苦,连人带马,跌在陷坑里。
陈泰兵从后面杀来,郭淮从左边杀来,羌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无数,生者尽降。
俄何烧戈自刎而死。
郭淮、陈泰引兵直杀到羌人寨中,迷当大王急出帐上马时,被魏兵生擒活捉,来见郭淮。
淮慌下马,亲去其缚,用好言抚慰曰:“朝廷素以公为忠义,今何故助蜀人也?”迷当惭愧伏罪。
淮乃说迷当曰:“公今为前部,去解铁笼山之围,退了蜀兵,吾奏准天子,自有厚赐。”
迷当从之,遂引羌兵在前,魏兵在后,径奔铁笼山。
时值三更,先令人报知姜维。
维大喜,教请入相见。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