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173页

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

鲁肃别去。

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

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失口乱言。

不许失惊打怪。

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

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

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却并不见有东南风。

且说周瑜请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一面关报孙权接应。

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

甘宁、阚泽窝盘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帐上号令下来。

周瑜正在帐中坐议,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

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

号令一出,时刻休违。

倘有违误,即按军法。”

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

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

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

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

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

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

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

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

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

二将领命。

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

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

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马军先到,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

丁奉下马提剑上坛,不见孔明,慌问守坛将士。

答曰:“恰才下坛去了。”

丁奉忙下坛寻时,徐盛船已到。

二人聚于江边。

小卒报曰:“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

适间却见孔明披发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

丁奉、徐盛便分水陆两路追袭。

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

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

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

将军不必追赶。”

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

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

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

——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

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

其船如飞,追之不及。

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

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

于是二人回见周瑜,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

周瑜大惊曰:“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瑜从其言,唤集诸将听令。

先教甘宁:“带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正当曹操屯粮之所,深入军中,举火为号。

只留下蔡和一人在帐下,我有用处。”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