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166页
但有动静,使人密报,事成之后,重加封赏。
休怀二心!”二人曰:“吾等妻子俱在荆州,安敢怀二心,丞相勿疑。
某二人必取周瑜、诸葛亮之首,献于麾下。”
操厚赏之。
次日,二人带五百军士,驾船数只,顺风望着南岸来。
且说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称是蔡瑁之弟蔡和、蔡中,特来投降。
瑜唤入。
二人哭拜曰:“吾兄无罪,被操贼所杀。
吾二人欲报兄仇,特来投降。
望赐收录,愿为前部。”
瑜大喜,重赏二人,即命与甘宁引军为前部。
二人拜谢,以为中计。
瑜密唤甘宁分付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
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
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
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
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
甘宁领命而去。
鲁肃入见周瑜曰:“蔡中、蔡和之降,多应是诈,不可收用。”
瑜叱曰:“彼因曹操杀其兄,欲报仇而来降,何诈之有!你若如此多疑,安能容天下之士乎!”肃默然而退,乃往告孔明。
孔明笑而不言。
肃曰:“孔明何故哂笑?”孔明曰:“吾笑子敬不识公瑾用计耳。
大江隔远,细作极难往来。
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
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
肃方才省悟。
却说周瑜夜坐帐中,忽见黄盖潜入中军来见周瑜。
瑜问曰:“公覆夜至,必有良谋见教?”盖曰:“彼众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瑜曰:“谁教公献此计?”盖曰:“某出自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
瑜曰:“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诈降之人,以通消息;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耳。”
盖曰:“某愿行此计。”
瑜曰:“不受些苦,彼如何肯信?”盖曰:“某受孙氏厚恩,虽肝脑涂地,亦无怨悔。”
瑜拜而谢之曰:“君若肯行此苦肉计,则江东之万幸也。”
盖曰:“某死亦无怨。”
遂谢而出。
次日,周瑜鸣鼓大会诸将于帐下。
孔明亦在座。
周瑜曰:“操引百万之众,连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
今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
言未讫,黄盖进曰:“莫说三个月,便支三十个月粮草,也不济事!若是这个月破的,便破;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周瑜勃然变色,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
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喝左右将黄盖斩讫报来。
黄盖亦怒曰:“吾自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那有你来?”瑜大怒,喝令速斩。
甘宁进前告曰:“公覆乃东吴旧臣,望宽恕之。”
瑜喝曰:“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先叱左右将甘宁乱棒打出。
众官皆跪告曰:“黄盖罪固当诛,但于军不利。
望都督宽恕,权且记罪。
破曹之后,斩亦未迟。”
瑜怒未息。
众官苦苦告求。
瑜曰:“若不看众官面皮,决须斩首!今且免死!”命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众官又告免。
瑜推翻案桌,叱退众官,喝教行杖。
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
众官又复苦苦求免。
瑜跃起指盖曰:“汝敢小觑我耶!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二罪俱罚!”恨声不绝而入帐中。
众官扶起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
动问之人,无不下泪。
鲁肃也往看问了,来至孔明船中,谓孔明曰:“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孔明笑曰:“子敬欺我。”
肃曰:“肃与先生渡江以来,未尝一事相欺。
今何出此言?”孔明曰:“子敬岂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黄公覆,乃其计耶?如何要我劝他?”肃方悟。
孔明曰:“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知其事矣。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