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153页

玄德方才许诺。

鲁肃遂别了玄德、刘琦,与孔明登舟,望柴桑郡来。

正是:只因诸葛扁舟去,致使曹兵一旦休。

不知孔明此去毕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卷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

二人在舟**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

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曰:“已知其略,尚容徐禀。”

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

肃接檄文观看。

其略曰:“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

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

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权曰:“未有定论。”

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

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

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孙权沉吟不语。

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

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

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

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

权曰:“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将军宜早定大计。”

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

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

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

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

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

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

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肃领命而去。

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

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