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43页

真唤费耀商议曰:“今姜维暗献密书,令吾如此如此。”

耀曰:“诸葛亮多谋,姜维智广,或者是诸葛亮所使,恐其中有诈。”

真曰:“他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又何疑乎?”耀曰:“都督不可轻去,只守定本寨。

某愿引一军接应姜维。

如成,功尽归都督;倘有奸计,某自支当。”

真大喜,遂令费耀引五万兵,望斜谷而进。

行了两三程,屯下军马,令人哨探。

当日申时分,回报:“斜谷道中,有蜀兵来也。”

耀忙催兵进。

蜀兵未及交战先退。

耀引兵追之,蜀兵又来。

方欲对阵,蜀兵又退:如此者三次,俄延至次日申时分。

魏军一日一夜,不曾敢歇,只恐蜀兵攻击。

方欲屯军造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漫山遍野而来。

门旗开处,闪出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其中,令人请魏军主将答话。

耀纵马而出,遥见孔明,心中暗喜,回顾左右曰:“如蜀兵掩至,便退后走。

若见山后火起,却回身杀去,自有兵来相应。”

分付毕,跃马出呼曰:“前者败将,今何敢又来!”孔明曰:“唤汝曹真来答话!”耀骂曰:“曹都督乃金枝玉叶,安肯与反贼相见耶!”孔明大怒,把羽扇一招,左有马岱,右有张嶷,两路兵冲出。

魏兵便退。

行不到三十里,望见蜀兵背后火起,喊声不绝。

费耀只道号火,便回身杀来。

蜀兵齐退。

耀提刀在前,只望喊处追赶。

将次近火,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山上矢石如雨,往下射来。

魏兵大败。

费耀知是中计,急退军望山谷中而走,人马困乏。

背后关兴引生力军赶来,魏兵自相践踏及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

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

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

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

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

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

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

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

睿大惊,即召司马懿入内曰:“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

卿有何策,可以退之?”懿曰:“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

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卷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

彼若从陈仓入寇,运粮甚便。

今幸有郝昭、王双守把,不敢从此路运粮。

其余小道,搬运艰难。

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

我军只宜久守。

陛下可降诏,令曹真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

不须一月,蜀兵自走。

那时乘虚而击之,诸葛亮可擒也。”

睿欣然曰:“卿既有先见之明,何不自引一军以袭之?”懿曰:“臣非惜身重命,实欲存下此兵,以防东吴陆逊耳。

孙权不久必将僭号称尊;如称尊号,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

正言间,忽近臣奏曰:“曹都督奏报军情。”

懿曰:“陛下可即令人告戒曹真:凡追赶蜀兵,必须观其虚实,不可深入重地,以中诸葛亮之计。”

睿即时下诏,遣太常卿韩暨持节告戒曹真:“切不可战,务在谨守;只待蜀兵退去,方才击之。”

司马懿送韩暨于城外,嘱之曰:“吾以此功让与子丹;公见子丹,休言是吾所陈之意,只道天子降诏,教保守为上。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