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214页
法正谢曰:“蜀中小吏,何足道哉!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张别驾昔日之言,将军复有意乎?”玄德曰:“备一身寄客,未尝不伤感而叹息。
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蜀中丰余之地,非不欲取;奈刘季玉系备同宗,不忍相图。”
法正曰:“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
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
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将军欲取,某当效死。”
玄德拱手谢曰:“尚容商议。”
当日席散,孔明亲送法正归馆舍。
玄德独坐沉吟。
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
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
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
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
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
主公幸熟思焉。”
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于是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
孔明曰:“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
玄德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孔明应允。
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
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玄德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
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
临行时,忽廖化引一军来降。
玄德便教廖化辅佐云长以拒曹操。
是年冬月,引兵望西川进发。
行不数程,孟达接着,拜见玄德,说刘益州令某领兵五千远来迎接。
玄德使人入益州,先报刘璋。
璋便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
璋欲自出涪城亲接玄德,即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
主簿黄权入谏曰:“主公此去,必被刘备之害,某食禄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计。
望三思之!”张松曰:“黄权此言,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于主公。”
璋乃叱权曰:“吾意已决,汝何逆吾!”权叩首流血,近前口衔璋衣而谏。
璋大怒,扯衣而起。
权不放,顿落门牙两个。
璋喝左右,推出黄权。
权大哭而归。
璋欲行,一人叫曰:“主公不纳黄公衡忠言,乃欲自就死地耶!”伏于阶前而谏。
璋视之,乃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
叩首谏曰:“窃闻君有诤臣,父有诤子。
黄公衡忠义之言,必当听从。
若容刘备入川,是犹迎虎于门也。”
璋曰:“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斩!”叱左右推出李恢。
张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顾妻子,不复为主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
不得刘皇叔,则敌攻于外,民攻于内,必败之道也。”
璋曰:“公所谋,深于吾有益。”
次日,上马出榆桥门。
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
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
其略曰:“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
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
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后人有诗叹曰:“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死报刘璋。
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刘璋将三万人马往涪城来。
后军装载资粮饯帛一千余辆,来接玄德。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