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第335页

背后张郃引兵追来。

赶到三十余里,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视之,乃魏延也。

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

郃回军便走。

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

赶到五十余里,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

张郃复来,三路兵合在一处。

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

正危急间,忽一彪军杀入,乃王平也。

延大喜曰:“吾得生矣!”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二将慌忙奔回寨时,营中皆是魏兵旌旗。

申耽、申仪从营中杀出。

王平、魏延径奔列柳城,来投高翔。

此时高翔闻知街亭有失,尽起列柳城之兵,前来救应,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

高翔曰:“不如今晚去劫魏寨,再复街亭。”

当时三人在山坡下商议已定。

待天色将晚,兵分三路。

魏延引兵先进,径到街亭,不见一人,心中大疑,未敢轻进,且伏在路口等候,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在何处。

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

忽然一声炮响,火光冲天,鼓起震地: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

二人往来冲突,不得脱身。

忽听得山坡后喊声若雷,一彪军杀入,乃是王平,救了高、魏二人,径奔列柳城来。

比及奔到城下时,城边早有一军杀到,旗上大书“魏都督郭淮”字样。

原来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郃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

正遇三将,大杀一阵。

蜀兵伤者极多。

魏延恐阳平关有失,慌与王平、高翔望阳平关来。

却说郭淮收了军马,乃谓左右曰:“吾虽不得街亭,却取了列柳城,亦是大功。”

引兵径到城下叫门,只见城上一声炮响,旗帜皆竖,当头一面大旗,上书“平西都督司马懿”。

懿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木栏干,大笑曰:“郭伯济来何迟也?”淮大惊曰:“仲达神机,吾不及也!”遂入城。

相见已毕,懿曰:“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走。

公可速与子丹星夜追之。”

郭淮从其言,出城而去。

懿唤张郃曰:“子丹、伯济,恐吾全获大功,故来取此城池。

吾非独欲成功,乃侥幸而已。

吾料魏延、王平、马谡、高翔等辈,必先去据阳平关。

吾若去取此关,诸葛亮必随后掩杀,中其计矣。

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

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若彼败走,不可相拒,只宜中途截住:蜀兵辎重,可尽得也。”

张郃受计,引兵一半去了。

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

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

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

于是司马懿留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

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

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

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

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

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

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

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

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

彼当自走,亦不可追。

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

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

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

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