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03页

当时号为“北韩南郭”。

大顺元年,以兵属张浚伐晋,浚败,建自含山遁归。

河中王重盈死,诸子珂、珙争立,晋人助珂,建与王行瑜、李茂贞助珙。

昭宗不许,建等大怒,以三镇兵犯京师。

昭宗见建等责之,行瑜、茂贞惶恐战汗不能语,独建前自陈述。

乃杀宰相韦昭度、李磎等,谋废昭宗。

会晋举兵且至,建等惧,乃还。

晋兵问罪三镇,兵傅华州,建登城呼曰:“弊邑未常失礼于大国,何为见攻?”晋人曰:“君以兵犯天子,杀大臣,是以讨也。”

已而与晋和。

乾宁三年,李茂贞复犯京师,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建遣子允请幸华州。

昭宗又欲如鄜州,建追及昭宗于富平,泣曰:“籓臣倔强,非止茂贞,若舍近畿而巡极塞,乘舆渡河,不可复矣!”昭宗亦泣,遂幸华州。

是时,天子孤弱,独有殿后军及定州三都将李筠等兵千馀人为卫,以诸王将之。

建已得昭宗幸其镇,遂欲制之,因请罢诸王将兵,散去殿后诸军,累表不报。

昭宗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以思归,其卒章曰:“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酒酣,与从臣悲歌泣下,建与诸王皆属和之。

建心尤不悦,因遣人告诸王谋杀建、劫天子幸佗镇。

昭宗召建,将辨之,建称疾不出,乃遣诸王自诣,建不见。

请送诸王十六宅,昭宗难之。

建乃率精兵数千围行宫,请诛李筠。

昭宗大惧,遽诏斩筠,悉散殿后及三都卫兵,幽诸王于十六宅。

昭宗益悔幸华,遣延王戒丕使于晋,以谋兴复。

戒丕还,建与中尉刘季述诬诸王谋反,以兵围十六宅,诸王皆登屋叫呼,遂见杀。

昭宗无如之何,为建立德政碑以慰安之。

建已杀诸王,乃营南庄,起楼阁,欲邀昭宗游幸,因以废之而立德王裕。

其父叔丰谓建曰:“汝陈、许间一田夫尔,遭时之乱,蒙天子厚恩至此,欲以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覆族之祸,吾不忍见,不如先死!”因泣下歔欷。

李茂贞、梁太祖皆欲发兵迎天子,建稍恐惧,乃止。

光化元年,昭宗还长安,自为建画像,封建颍川郡王,赐以铁券。

建辞王爵,乃封建许国公。

梁太祖以兵向长安,遣张存敬攻同州,建判官司马鄴以城降,太祖使鄴召建,建乃出降。

太祖责建背己,建曰:“判官李巨川之谋也。”

太祖怒,即杀巨川,以建从行。

昭宗东迁,建从至洛,昭宗举酒属太祖与建曰:“迁都之后,国步小康,社稷安危,系卿两人。”

次何皇后举觞,建蹑太祖足,太祖乃阳醉去。

建出,谓太祖曰:“天子与宫人眼语,幕下有兵仗声,恐公不免也。”

太祖以故尤德之,表建平卢军节度使。

太祖即位,拜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太祖性刚暴,臣下莫敢谏诤,惟建时有言,太祖亦优容之。

太祖郊于洛,建为大礼使。

罢相,出镇许州,太祖崩,许州军乱,见杀,年五十八。

○李仁福

李仁福,不知其世家。

当唐僖宗时,有拓拔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

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

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倔起,自非有大善恶暴著于世者,不能纪其始终。

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

硃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以兵屯渭桥。

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世次、功过不显而无传。

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

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

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

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

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

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

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

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

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

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

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

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

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至城下坚如铁石,凿不能入。

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

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