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54页
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高祖将幸鄴,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
凝曰:“陛下幸鄴,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十馀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高祖以为然。
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鄴,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
从进谓高祖方幸鄴,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
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岁馀,罢平章事,迁左仆射。
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馀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赵莹
赵莹,字玄辉,华州华阴人也。
为人纯厚,美风仪。
事梁将康延孝为从事。
晋高祖为保义军节度使,以莹掌书记,自是徙镇常以莹从。
高祖将起兵太原,以问诸将吏,将吏或赞成之,莹独惧形于色,劝高祖毋反。
高祖虽不用其言,心甚爱之。
高祖即位,拜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累拜中书令。
出为晋昌军节度使、开封尹。
是时,出帝童昏,冯玉、李彦韬等用事,与桑维翰争权,乃共谮去之,以莹柔而易制,故复引以为相。
契丹灭晋,莹从出帝北徙虏中,莹事兀欲为太子太保。
周太祖时,与契丹通好,遣尚书左丞田敏使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见敏悲不自胜。
莹子易则、易从。
当其徙而北也,与易从俱,而易则留事汉,官至刑部郎中。
后莹病将卒,告于契丹,愿以尸还中国,契丹许之。
及卒,遣易从护其丧南归。
太祖怜之,赠莹太傅,葬于华阴。
○冯玉
冯玉,字璟臣,定州人也。
少举进士不中。
冯赟为河东节度使,辟为推官。
入拜监察御史,累迁礼部郎中,为盐铁判官。
晋出帝纳玉姊为后,玉以后戚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玉不知书,而与殷鹏同为舍人,制诰常遣鹏代作。
顷之,玉出为颍州团练使,拜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迁枢密使、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时,出帝童昏,冯皇后用事,军国大务,一决于玉。
玉尝有疾在告,自刺史已上,宰相不敢除授,以俟玉决。
玉除中书舍人卢价为工部侍郎,桑维翰以价资望浅为不可,由是与维翰有隙,维翰由此罢相。
玉为相,四方贿,积赀巨万。
契丹灭晋,张彦泽先以兵入京师,兵士争先入玉家,其赀一夕而尽。
明日见彦泽,犹谄笑,自言愿得持晋玉玺献契丹,以冀恩奖。
彦泽不纳。
出帝之北,玉从入契丹,契丹以为太子太保。
周广顺三年,其子杰自契丹逃归,玉惧,以忧卒。
○卢质
卢质,字子徵,河南人也。
父望,唐司勋郎中。
质幼聪惠,善属文。
事唐为秘书郎,丁母忧,解职。
后去游太原,晋王以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质与张承业等定议立庄宗为嗣。
庄宗将即位,以质为大礼使,拜行台礼部尚书。
庄宗即位,欲以质为相。
质性疏逸,不欲任责,因固辞不受。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