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19页
山南节度使王班为乱军所杀,乱军推为留后,伪许之,明日飨士于庭,伏甲幕中,酒半,擒为乱者杀之。
会梁遣陈晖兵亦至,襄州平,以功拜复州刺史,徙亳、安二州。
末帝时,为晋州观察留后,凡八年,日与晋人交战。
庄宗灭梁,来朝,庄宗劳之曰:“刘侯亡恙,尔居晋阳之南鄙久矣,不早相闻,今日见访不其晚邪?”顿首谢罪,遣还镇,遂以为节度使,徙镇安远。
天成元年,以史敬镕代之,还京师,未至,拜武胜军节度使,以疾卒于道中,赠侍中。
○周知裕
周知裕,字好问,幽州人也。
为刘仁恭骑将,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知裕去事守光兄守文。
守光又攻杀守文,乃与张万进立守文子延祚而事之。
守光又杀廷祚,以其子继威代之。
万进杀继威,与知裕俱奔于梁。
梁太祖得知裕喜甚,为置归化军,以知裕为指挥使,凡与晋战所得,及兵背晋而归梁者,皆以隶知裕。
梁、晋相拒河上十馀年,其摧坚陷阵,归化一军为最,然知裕位不过刺史。
庄宗入汴,知裕与段凝军河上,闻梁已亡,欲自杀,为宾客故人止之,乃降唐。
庄宗尤宠待之,诸将嫉其宠,因猎射之,知裕走以免。
庄宗为杀射者,以知裕为房州刺史。
明宗时,历绛、淄二州刺史,迁宿州团练使、安州留后。
所居皆有善政。
安州近淮,俗恶病者,父母有疾,置之佗室,以竹竿系饮食委之,至死不近。
知裕深患之,加以教道,由是稍革。
罢为右神武统军。
应顺中卒,赠太傅。
○陆思鐸
陆思鐸,澶州临黄人也。
少事梁为宣武军卒,以善射知名。
累迁拱辰左厢都指挥使,领恩州刺史。
梁、晋相拒河上,思鐸镂其姓名于箭筈以射晋军,而矢中庄宗马鞍,庄宗拔矢,见思鐸姓名,奇之。
其后灭梁,思鐸谒见,庄宗出其矢以示之,思鐸伏地请死,庄宗慰而起之,拜龙武右厢都指挥使。
晋高祖时,为陈、蔡二州刺史。
卒年五十四。
思鐸在陈州,有善政,临终戒其子曰:“陈人爱我,我死则葬焉。”
遂葬于陈州。
********杂传第三十四
○赵在礼
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也。
少事刘仁恭为军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袭取沧州,其后守文为其弟守光所杀,在礼乃奔于晋。
庄宗时,为效节指挥使,将魏兵戍瓦桥关。
还至贝州,军士皇甫晖作乱,推其将杨仁晟为首,仁晟不从,杀之;又推一小校,小校不从,又杀之;乃携二首诣在礼。
在礼闻乱,衣不及带,方逾垣而走,晖曳其足而下之,环以白刃,示之二首,曰:“不从我者如此首!”在礼从之,遂反。
在礼自贝州还攻魏,纵军大掠。
是时,兴唐尹王正言年老病昏,闻在礼至,呼吏草奏,吏已奔散,正言犹不知,方据案大怒,左右告曰:“贼已市中杀人,吏民皆走,欲谁呼邪?”正言大惊曰:“吾初不知此。”
即索马将去,厩吏曰:“公妻子为虏矣,安得马乎?”正言惶恐,步出府门,见在礼,望而下拜,在礼呼正言曰:“公何自屈之甚邪!此军士之情,非予志也。”
在礼即自称兵马留后。
庄宗遣元行钦讨之,行钦攻魏不克,乃遣明宗代行钦。
明宗至鄴,军变,因入城与在礼合。
明宗兵反向京师,在礼留于魏。
明宗即位,拜在礼义成军节度使,在礼不受命,遂拜鄴都留守、兴唐尹。
久之,皇甫晖等皆去,在礼独在魏,患魏军之骄,惧及祸,乃求徙镇横海。
历镇泰宁、匡国、天平、忠武、武宁、归德、晋昌,所至邸店罗列,积赀巨万。
晋出帝时,以在礼为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以击契丹,未尝有战功。
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复受诏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晋亡,契丹入汴,在礼自宋驰至洛阳,遇契丹拽剌等,拜于马首,拽剌等兵共侵辱之,诛责货财,在礼不胜其愤。
行至郑州,闻晋大臣多为契丹所锁,中夜惶惑,解衣带就马枥自经而卒,年六十二。
汉高祖立,赠中书令。
○霍彦威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
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爱其俊爽,养以为子。
尝从存战,中矢,眇其一目。
后事梁太祖,太祖亦爱之,稍迁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
预诛友珪,以功拜洺州刺史,迁邠宁节度使。
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徙镇义成,又徙天平,兼北面行营招讨使,与晋军相持河上,彦威屡败,降为陕州留后。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