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25页
高祖左右以彦询异议,欲杀之,高祖遽止之,曰:“惟副使一人,我自保之。”
乃免。
是时,高祖乞兵于契丹,契丹耶律德光立高祖于太原,以兵送至河上。
彦询为宣徽使,数往来虏帐中,德光亦爱其为人。
明年,拜威德军节度使,复入为宣徽使,又拜安国军节度使。
天福七年,徙镇镇国,遭岁大饥,为政有惠爱。
以病风罢为右金吾卫上将军。
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师。
○李周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唐昭义军节度使抱真之后也。
父矩,遭世乱不仕,尝谓周曰:“邯鄣用武之地,今世道未平,汝当从军旅以兴吾门。”
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勇闻。
是时,梁、晋兵争山东,群盗充斥道路,行者必以兵卫。
内丘人卢岳将徙家太原,舍逆旅,傍徨不敢进,周意怜之,为送至西山。
有盗从林中射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吾在此,孰敢尔邪?”盗闻其声,曰:“此李周也。”
因各溃去。
周送岳至太原,岳谓之曰:“吾少学星历,且工相人。
子方颐隆准,眉目疏彻,身长七尺,真将相也。
吾占天象,晋必有天下,子宜留事晋,以图富贵。”
周以母老辞归。
是时,梁遣葛从周攻下邢、洺,晋王栅兵青山口,周未知所归,乃思岳言,至青山归晋,晋王以周为万胜黄头军使。
后从征伐常有功。
从战柏乡,先登,迁匡霸指挥使,守杨刘。
周为将甚勇,其于用兵,善守,能与士卒同甘苦。
梁兵攻周,周坚守。
久之,周闻母丧奔归,庄宗遣佗将代周守,几为梁兵所破,庄宗遽追周还守之,乃得不破。
其后梁人已破德胜,因东击杨刘,以巨舰绝河,断晋饷援。
周遣人驰趋庄宗求救,请日行百里以赴急,庄宗笑曰:“周为我守,何忧!”日行六十里,且行且猎,曰:“周非梁将可敌也。”
比至,周已绝粮三日。
庄宗以巨筏积薪沃油,顺流纵火焚梁舰,梁兵解去。
庄宗见周劳曰:“微公,诸将为梁擒矣!”历相、蔡二州刺史。
明宗时,拜武信军节度使,徙镇静难,历武宁、安远、永兴、宣武四镇,所至多善政。
晋高祖时,复镇静难,罢还。
出帝幸澶渊,以周留守东京,还,拜开封尹。
卒年七十四,赠太师。
○刘处让
刘处让,字德谦,沧州人也。
少为张万进亲吏,万进入梁,为泰宁军节度使,以处让为牙将。
万进叛梁附晋,梁遣刘鄩讨之。
万进遣处让求救于晋,晋王方与梁相拒,未能出兵,处让乃于军门截耳而诉曰:“万进所以见围者,以附晋故也,奈何不顾其急?苟不出兵,愿请死!”晋王壮之,曰:“义士也!”为之发兵。
未渡河,而万进为梁兵所败,处让因留事晋。
庄宗即位,为客省使,常使四方,多称旨。
天成中,迁引进使,累迁左骁卫大将军。
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
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
范延光反,高祖命杨光远为招讨使,以处让参其军事。
已而副招讨使张从宾叛于河阳,处让分兵击破从宾。
还,与光远攻鄴,逾年不能下。
其后延光有降意而迟疑,处让入城,譬以祸福,延光乃出降。
唐制,枢密使常以宦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至庄宗始用武臣,而权重将相,高祖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密使,处让与诸宦者心不平之。
光远之讨延光也,以晋重兵在己掌握,举动多骄恣,其所求请,高祖颇裁抑之。
处让为光远言:“此非上意,皆维翰、崧等嫉公耳!”光远大怒。
及兵罢,光远见高祖,诉以维翰等沮己,高祖不得已,罢维瀚等,以处让为枢密使。
处让在职,凡所陈述,多不称旨。
处让丁母忧,高祖遂不复拜枢密使,以其印付中书而废其职。
处让居丧期年,起复为彰德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
以疾卒,年六十三,累赠太师。
○李承约
李承约,字德俭,蓟门人也。
少事刘仁恭,为山后八军巡检使,将骑兵二千人。
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承约以其骑兵奔晋,晋王以为匡霸指挥使。
从破夹寨,战临清,以功累迁洺汾二州刺史、颍州团练使。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