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39页

娄继英,不知何许人也。

历梁、唐,为绛、冀二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耀州团练使。

晋高祖时,为左监门卫上将军。

继英子妇,温延沼女也,自明宗时诛其父韬,延沼兄弟废居于许,心常怨望。

及范延光反,继英有弟为魏州子城都虞候,延光遣人以蜡书招继英,继英乃遣延沼入魏见延光,延光大喜,与之信箭,使阴图许。

延沼与其弟延浚、延衮募不逞之徒千人,期以攻许。

而许州节度使苌从简以延光之反,疑有应者,为备甚严。

延沼未及发,延光蜡书事泄于京师,继英惶恐不自安,乃出奔许。

高祖下诏招慰之,使复位,继英惧不敢出。

温氏兄弟谋杀继英以自归,延沼以其女故不忍。

张从宾反于洛阳,延沼兄弟乃与继英俱投从宾于汜水。

继英知温氏之初欲杀己也,反谮延沼兄弟于从宾,从宾杀之。

从宾败,继英为杜重威所杀。

○安重荣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祖从义,利州刺史。

父全,胜州刺史、振武马步军都指挥使。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晋高祖起太原,使张颖阴招重荣,其母与兄皆以为不可,重荣业已许颖,母、兄谋共杀颖以止之,重荣曰:“未可,吾当为母卜之。”

乃立一箭,百步而射之,曰:“石公为天子则中。”

一发辄中;又立一箭而射之,曰:“吾为节度使则中。”

一发又中,其母、兄乃许,重荣以巡边千骑叛入太原。

高祖即位,拜重荣成德军节度使。

重荣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

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后射杀之。

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唐废帝、晋高祖皆自籓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诎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

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

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

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

乃遣供奉官张澄以兵二千搜索并、镇、忻、代山谷中吐浑,悉驱出塞。

吐浑去而复来,重荣卒纳之,因招集亡命,课民种稗,食马万匹,所为益骄。

因怒杀指挥使贾章,诬之以反。

章女尚幼,欲舍之,女曰:“吾家三十口皆死于兵,存者特吾与父尔,今父死,吾何忍独生,愿就死!”遂杀之。

镇人于是高贾女之烈,而知重荣之必败也。

重荣既僭侈,以为金鱼袋不足贵,刻玉为鱼佩之。

娶二妻,高祖因之并加封爵。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以轻骑掠幽州南境之民,处之博野。

上表曰:“臣昨据熟吐浑白承福、赫连功德等领本族三万馀帐自应州来奔,又据生吐浑、浑、契苾、两突厥三部南北将沙陀、安庆、九府等各领其族、牛羊、车帐、甲马七八路来奔,具言契丹残害,掠取生口羊马,自今年二月已后,号令诸蕃,点阅强壮,办具军装,期以上秋南向。

诸蕃部诚恐上天不祐,败灭家族,愿先自归,其诸部胜兵众可十万。

又据沿河党项、山前后逸越利诸族首领皆遣人送契丹所授告身、敕牒、旗帜来归款,皆号泣告劳,愿治兵甲以报怨。

又据朔州节度副使赵崇杀节度使刘山,以城来归。

窃以诸蕃不招呼而自至,朔州不攻伐而自归,虽系人情,尽由天意。

又念陷蕃诸将等,本自勋劳,久居富贵,没身虏塞,酷虐不胜,企足朝廷,思归可谅,苟闻传檄,必尽倒戈。”

其表数千言。

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籓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鄴,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重荣将反也,其母又以为不可,重荣曰:“为母卜之。”

指其堂下幡竿龙口仰射之,曰:“吾有天下则中之。”

一发而中,其母乃许。

饶阳令刘岩献水鸟五色,重荣曰:“此凤也。”

畜之后潭。

又使人为大铁鞭以献,诳其民曰:“鞭有神,指人,人辄死。”

号“铁鞭郎君”,出则以为前驱。

镇之城门抱关铁胡人,无故头自落,铁胡,重荣小字,虽甚恶之,然不悟也。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鄴,声言入觐。

行至宗城破家堤,高祖遣杜重威朔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其铠甲鞍辔皆装以银,晋国不知其来降,争杀而分之。

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退入于辎重中,其兵二万皆溃去。

是冬大寒,溃兵饥冻及见杀无孑遗,重荣独与十馀骑奔还,以牛马革为甲,驱州人守城以待。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