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33页

广顺三年卒,追封卫王。

子继业。

○皇甫晖

皇甫晖,魏州人也。

为魏军卒,戍瓦桥关,岁满当代归,而留屯贝州。

是时,唐庄宗已失政,天下离心。

晖为人骁勇无赖,夜博军中,不胜,乃与其徒谋为乱,劫其部将杨仁晟曰:“唐能破梁而得天下者,以先得魏而尽有河北兵也。

魏军甲不去体、马不解鞍者十馀年,今天下已定,而天子不念魏军久戍之劳,去家咫尺,不得相见。

今将士思归不可遏,公当与我俱行。

不幸天子怒吾军,则坐据一州,足以起事。”

仁晟曰:“公等何计之过也!今英主在上,天下一家,精甲锐兵,不下数十万,公等各有家属,何故出此不祥之言?”军士知不可强,遂斩之,推一小校为主,不从,又斩之,乃携二首以诣裨将赵在礼,在礼从之,乃夜焚贝州以入于魏,在礼以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晖拥甲士数百骑,大掠城中,至一民家,问其姓,曰:“姓国。”

晖曰:“吾当破国!”遂尽杀之。

又至一家,问其姓,曰:“姓万。”

晖曰:“吾杀万家足矣。”

又尽杀之。

及明宗入魏,遂与在礼合谋,庄宗之祸自晖始。

明宗即位,晖自军卒擢拜陈州刺史,终唐世常为刺史。

晋天福中,以卫将军居京师。

在礼已秉旄节,罢镇来朝,晖往候之曰:“与公俱起甘陵,卒成大事,然由我发也,公今富贵,能恤我乎?不然,祸起坐中!”在礼惧,遽出器币数千与之,而饮以酒,晖饮自若,不谢而去。

久之,为密州刺史。

契丹犯阙,晖率其州人奔于江南,李景以为歙州刺史、奉化军节度使,镇江州。

周师征淮,景以晖为北面行营应援使,屯清流关,为周师所败,并其都监姚凤皆被擒。

世宗召见,晖金疮被体,哀之,赐以金带、鞍马,后数日卒。

拜凤左屯卫上将军。

○唐景思

唐景思,秦州人也。

幼善角牴,以屠狗为生。

后去为军卒,累迁指挥使。

唐魏王继岌伐蜀,景思为蜀守固镇。

继岌兵至,景思以城降,拜兴州刺史。

晋高祖时,为贝州行军司马。

出帝时,契丹攻陷贝州,景思为赵延寿所得,以为壕砦使。

契丹灭晋,拜景思亳州防御使。

汉高祖时,为邓州行军司马,后为沿淮巡检。

汉法酷,而史弘肇用事,喜以告讦杀人。

景思有奴,尝有所求不如意,即驰见弘肇,言景思与李景交通,而私畜兵甲。

弘肇遣吏将三十骑往收景思,奴谓吏曰:“景思勇者也,得则杀之,不然将失之也。”

吏至,景思迎前,以两手抱吏呼冤,请诣狱自理。

吏引奴与景思验,景思曰:“我家在此,请索之。

有钱十千,为受外赂。

有甲一属,为私畜兵。”

吏索之,惟一衣笥,军籍、粮簿而已。

吏闵而宽之,景思请械送京师以自明。

景思有仆王知权在京师,闻景思被告,乃见弘肇,愿先下狱明景思不反,弘肇怜之,送知权狱中,日劳以酒食。

景思既械就道,颍、亳之人随至京师共明之。

弘肇乃鞫其奴,具伏,即奏斩奴而释景思。

后从世宗战高平,世宗以所得汉降兵数千为效顺指挥,以景思为指挥使,复戍淮上。

周师伐淮南,以功领饶州刺史,迁濠州刺史,兵攻濠州,以战伤重卒,赠武清军节度使。

○王进

王进,幽州良乡人也。

为人勇悍,走及奔马。

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符彦超遣人以赂招置麾下。

彦超镇安远军,军中有变,遣进驰奏京师,明宗怪其来速,嘉其足力,以隶宁卫指挥。

汉高祖为侍卫亲军指挥使,以进为军校。

高祖镇河东,因以之从,每有急,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由是愈亲爱之,累迁奉国军都指挥使。

从周太祖起魏,迁虎捷右厢都指挥使。

历汝、郑二州防御使、彰德军节度使。

显德元年秋,以疾卒,赠太师。

呜呼!予述旧史,至于王进之事,未尝不废书而叹曰:甚哉,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虽其附托遭遇,出于一时之幸,然犹必皆横身阵敌,非有百夫之勇,则必一日之劳。

至如进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欤!岂非名器之用,随世而轻重者欤?世治则君子居之而重,世乱则小人易得而轻欤?抑因缘侥幸,未始不有,而尤多于乱世,既其极也,遂至于是欤?岂其又有甚于是者欤?当此之时,为国长者不过十馀年,短者三四年至一二年。

天下之人,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盖其轻如此,况其下者乎!如进等者,岂足道哉!《易》否泰消长,君子小人常相上下,视在上者如进等,则其在下者可知矣。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