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04页

清泰二年卒。

其弟彝兴,累官检校太师兼侍中,周显德中,封西平王,其后事具国史。

○韩逊

韩逊,不知其世家。

初为灵武军校,当唐末之乱,据有灵盐,唐即以为节度使,而史失不录,不见其事。

梁开平三年,封朔方节度使韩逊为颍川王,始见于史。

是时,邠宁杨崇本、鄜延李周彝、凤翔李茂贞,皆与梁争战,独逊与夏州李思谏臣属于梁,未尝以兵争。

李茂贞尝遣刘知俊攻逊,不能克,逊亦善抚其部,人皆爱之,为逊立生祠。

贞明中,逊卒,军中立其子洙为留后,梁即以为节度使。

至庄宗时,又以洙兼河西节度。

天成四年,洙卒,即以洙子澄为朔方军留后。

其将李宾作乱,澄乃上章请师于朝,明宗以康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以代澄,由是命吏而相代矣。

韩氏自逊有灵武,传世皆无所称述,澄后不知其所终。

○杨崇本

杨崇本,幼事李茂贞,养以为子,冒姓李,名曰继徽,茂贞表崇本静难军节度使。

梁太祖攻岐未下,乃移兵攻邠州,崇本迎降,太祖使复其姓,赐名崇本,迁其家于河中以为质。

崇本妻有美色,太祖用兵,往来河中,尝幸之。

崇本妻颇愧耻,间遣人诮崇本曰:“大丈夫不能庇其伉俪,我已为硃公妇矣,无面视君,有刀绳而已!”崇本涕泣愤怒。

其后梁兵解岐围,崇本妻得归,崇本乃复背梁归茂贞。

茂贞西连蜀兵会崇本攻雍、华,关西大震。

太祖以兵西至河中,遣郴王友裕击之,友裕至永寿而卒,梁兵乃旋。

崇本屯美原,太祖复遣刘知俊、康怀英等击之,崇本大败,自此不复东。

乾化四年,为其子彦鲁所杀。

崇本养子李保衡,杀彦鲁以降梁。

○高万兴

高万兴,河西人也。

唐末,河西属李茂贞,茂贞将胡敬璋为延州刺史,万兴与其弟万金俱事敬璋为骑将。

敬璋死,其将刘万子代为刺史。

梁开平二年,葬于州南,万子在会,其将许从实杀万子,自为延州刺史。

是时,万兴兄弟皆将兵戍境上,闻万子死,以其部下数千人,降梁。

梁太祖兵屯河中,遣同州刘知俊以兵应万兴,攻丹州,执其刺史崔公实。

进攻延州,执许从实。

鄜州李彦容、坊州李彦昱皆弃城走。

梁太祖乃以万兴为延州刺史、忠义军节度使,以牛存节为保大军节度使。

已而刘知俊叛,乃徙存节守同州,以万金为保大军节度使。

万兴累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渤海郡王。

贞明四年,万金卒,乃以万兴为鄜延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徙封北平王。

梁亡,庄宗入洛,万兴尝一来朝。

同光三年,卒于镇。

万兴兄弟皆骁勇,而未尝立战功,然以戍兵降梁,梁取鄜、坊、丹、延自万兴始,故其兄弟世守其土。

万兴死,子允韬代立,长兴元年徙镇安国,又徙义成,清泰中卒。

万金子允权,开运中为肤施令,罢居于家。

是时,周密为彰信军节度使,契丹灭晋,延州军乱,逐密,密守东城,而西城之兵以允权为留后。

闻汉高祖起太原,遂归汉,即拜节度使,广顺三年卒。

○温韬

温韬,京兆华原人也。

少为盗,后事李茂贞,为华原镇将,冒姓李,名彦韬。

茂贞以华原县为耀州,以韬为刺史。

梁太祖围茂贞于凤翔,韬以耀州降梁,已而复叛归茂贞。

茂贞又以美原县为鼎州,建义胜军,以韬为节度使。

末帝时,韬复叛茂贞降梁,梁改耀州为崇州,鼎州为裕州,义胜为静胜军,即以韬为节度使,复其姓温,更其名曰昭图。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其后硃友谦叛梁,取同州,晋王以兵援友谦而趋华原,韬惧,求徙佗镇,遂徙忠武。

庄宗灭梁,韬自许来朝,因伶人景进纳赂刘皇后,皇后为言之,庄宗待韬甚厚,赐姓名曰李绍冲。

郭崇韬曰:“此劫陵贼尔,罪不可赦!”庄宗曰:“已宥之矣,不可失信。”

遽遣还镇。

明宗入洛,与段凝俱收下狱,已而赦之,勒归田里。

明年,流于德州,赐死。

呜呼,厚葬之弊,自秦汉已来,率多聪明英伟之主,虽有高谈善说之士,极陈其祸福,有不能开其惑者矣!岂非富贵之欲,溺其所自私者笃,而未然之祸,难述于无形,不足以动其心欤?然而闻温韬之事者,可以少戒也!五代之君,往往不得其死,何暇顾其后哉!独周太祖能鉴韬之祸,其将终也,为书以遗世宗,使以瓦棺、纸衣而敛。

将葬,开棺示人,既葬,刻石以告后世,毋作下宫,毋置守陵妾。

其意丁宁切至,然实录不书其葬之薄厚也。

又使葬其平生所服衮冕、通天冠、绛纱袍各二,其一于京师,其一于澶州;又葬其剑、甲各二,其一于河中,其一于大名者,莫能原其旨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