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06页

是时,南唐李景闻闽乱,发兵攻之,延政遣其从子继昌守福州,而南唐兵方急攻延政,福州将李仁达谓其徒曰:“唐兵攻建州,富沙王不能自保,其能有此土也?”乃擒继昌杀之。

欲自立,惧众不附,以雪峰寺僧卓俨明示众曰:“此非常人也。”

被以衮冕,率诸将吏北面而臣之。

已而又杀俨明,乃自立,送款于李景,景以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更其名曰弘义。

而景兵攻破建州,迁延政族于金陵,封鄱阳王。

是岁,景保大四年也。

留从效闻延政降唐,执王继勋送于金陵,李景以泉州为清源军,以从效为节度使。

景已破延政,遣人召李仁达入朝,仁达不从,遂降于吴越。

而留从效亦逐景守兵,据泉、漳二州,景犹封从效晋江王。

周世宗时,从效遣牙将蔡仲兴为商人,间道至京师,求置邸内属。

是时,世宗与李景画江为界,遂不纳,从效仍臣于南唐。

其后事具国史。

晋开运三年丙午,南唐保大四年也。

是岁,李景兵破建州,王氏灭。

《江南录》云:“保大三年,虏王氏之族,迁于金陵。”

谬也。

据王潮实以唐景福元年入福州,拜观察使,而后人纪录者,乃用“骑马来、骑马去”之谶以为据,遂以王潮光启二年岁在丙午拜泉州刺史为始年,至保大四年,岁复在丙午而灭,故为六十一年。

然其奄有闽国,则当自景福元年为始,实五十五年也。

今诸家记其国灭丙午是也。

其始年则牵于谶书,谬矣。

惟《江南录》又差其末年也。

********南平世家第九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

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

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

梁太祖初镇宣武 ,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硃友让。

季兴以友让故得进见,太祖奇其材,命友让以子畜之,因冒姓硃氏,补制胜军使,迁毅勇指挥使。

天复二年,梁兵攻凤翔,李茂贞坚壁不出,太祖议欲收军还河中,季兴独进曰:“天下豪杰窥此举者一岁矣,今岐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

太祖壮其言,命季兴募勇敢士,得骑士马景,季兴授以计,引见太祖。

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

太祖恻然止之,景固请,乃行。

景以数骑驰叩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

岐人以为然,开门出追梁军,梁兵随景后以进,杀其九千余人,景死之。

茂贞后与梁和,昭宗出,赠景官,谥曰忠壮。

季兴由是知名。

明年,拜宋州刺史。

从破青州,徙颍州防御使,复姓高氏。

当唐之末,襄州赵匡凝袭破雷彦恭于荆南,以其弟匡明为留后。

梁兵攻破襄州,匡凝奔于吴,匡明奔于蜀,乃以季兴为荆南节度观察留后。

开平元年,拜季兴节度使。

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荆南节度十州,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季兴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

季兴招缉绥抚,人士归之,乃以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为宾客。

太祖崩,季兴见梁日以衰弱,乃谋阻兵自固,治城隍,设楼橹。

以兵攻归、峡,为蜀将王宗寿所败。

又发兵声言助梁击晋,以侵襄州,为孔勍所败,乃绝贡赋累年。

梁末帝优容之,封季兴渤海王,赐以衮冕剑佩。

贞明三年,始复修贡。

梁亡,唐庄宗入洛,下诏慰谕季兴,司空薰等皆劝季兴入朝京师,梁震以为不可,曰:“梁、唐世为仇敌,夹河血战垂二十年,今主上新灭梁,而大王梁室故臣,握强兵,居重镇,以身入朝,行为虏尔。”

季兴不听,留其二子,以骑士三百为卫,朝于洛阳。

庄宗果欲留之,郭崇韬谏曰:“唐新灭梁得天下,方以大信示人,今四方诸侯相继入贡,不过遣子弟将吏,而季兴以身述职,为诸侯率,宜加恩礼,以讽动来者。

而反縻之,示天下以不广,且绝四方内向之意,不可。”

庄宗乃止,厚礼而遣之。

庄宗尝问季兴曰:“吾已灭梁,欲征吴、蜀,何者为先?”季兴曰:“宜先蜀,臣请以本道兵先进。”

庄宗大悦,以手拊其背,季兴因命工绣其手迹于衣,归以为荣耀。

季兴已去,庄宗心悔遣之,密诏襄州刘训图之。

季兴行至襄州,心动,夜斩关而出。

已去,而诏书夜至。

季兴归而谓梁震曰:“不听子言,几不免。”

因曰:“吾行有二失;来朝一失,放还一失。

且主上百战以取河南,对功臣夸手抄《春秋》;又曰:‘我于手指上得天下。’

其自矜伐如此。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