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70页
校赤道九限,更其率数,以步黄道,使日躔有常度;分黄道八节,辨其内外,以揆九道,使月行如循环,而二曜协矣。
观天势之升降,察轨道之斜正,以制食差,而交会密矣。
测岳台之中晷,以辨二至之日夜,而轨漏实矣。
推星行之逆顺、伏留,使舒亟有渐,而五纬齐矣。
然不能宏深简易,而径急是取。
至其所长,虽圣人出不能废也。”
羲叟之言盖如此,览者得以考焉。
********司天考第二
昔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备。
予述本纪,书人而不书天,予何敢异于圣人哉!其文虽异,其意一也。
自尧、舜、三代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孔子删《诗》、《书》不去也。
盖圣人不绝天于人,亦不以天参人。
绝天于人则天道废,以天参人则人事惑,故常存而不究也。
《春秋》虽书日食、星变之类,孔子未尝道其所以然者,故其弟子之徒,莫得有所述于后世也。
然则天果与于人乎?果不与乎?曰:天,吾不知,质诸圣人之言可也。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此圣人极论天人之际,最详而明者也。
其于天地鬼神,以不可知为言,其可知者人而已。
夫日中则昃,盛衰必复。
天,吾不知,吾见其亏益于物者矣。
草木之成者,变而衰落之;物之下者,进而流行之。
地,吾不知,吾见其变流于物者矣。
人之贪满者多祸,其守约者多福。
鬼神,吾不知,吾见人之祸福者矣。
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则因其著于物者以测之。
故据其迹之可见者以为言,曰亏益,曰变流,曰害福。
若人则可知者,故直言其情曰好恶。
其知与不知,异辞也,参而会之,与人无以异也。
其果与于人乎,不与于人乎,则所不知也。
以其不可知,故常尊而远之;以其与人无所异也,则修吾人事而已。
人事者,天意也。
《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未有人心悦于下而天意怒于上者,未有人理逆于下而天道顺于上者。
然则王者君天下,子生民,布德行政,以顺人心,是之谓奉天。
至于三辰五星常动而不息,不能无盈缩差忒之变,而占之有中有不中,不可以为常者,有司之事也。
本纪所述人君行事详矣,其兴亡治乱可以见。
至于三辰五星逆顺变见,有司之所占者,故以其官志之,以备司天之所考。
呜呼,圣人既没,而异端起。
自秦、汉以来,学者惑于灾异矣,天文五行之说,不胜其繁也。
予之所述,不得不异乎《春秋》也,考者可以知焉。
开平二年夏四月辛丑,荧惑犯上将。
甲寅,地震。
四年十二月庚午,月有食之。
乾化元年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五月,客星犯帝坐。
二年正月丙申,荧惑犯房第二星。
戊申,月犯心大星。
四月甲寅,月掩心大星。
壬申,彗出于张;甲戌,彗出灵台。
同光元年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二年六月甲申,众星交流;丙戌,众星交流。
八月戊子,荧惑犯星。
十一月丁巳,地震。
三年三月丙申,荧惑犯上相。
戊申,月有食之。
四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甲子,荧惑犯左执法。
六月甲子,太白昼见。
丙寅,岁犯右执法。
己巳,太白昼见。
庚寅,众星流,自二更尽三更而止。
辛卯,众小星流于西南。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