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15页

德光约高祖不称臣,更表为书,称“兒皇帝”,如家人礼。

德光遣中书令韩颎奉册高祖为英武明义皇帝。

高祖复遣赵莹、冯道等以太常卤簿奉册德光及其母尊号。

终其世,奉之甚谨。

高祖崩,出帝即位,德光怒其不先以告,而又不奉表,不称臣而称孙,数遣使者责晋。

晋大臣皆恐,而景延广对契丹使者语,独不逊。

德光益怒。

杨光远反青州,招之。

开运元年春,德光倾国南寇,分其众为三:西出雁门,攻并、代,刘知远击败之于秀容;东至于河,陷博州,以应光远;德光与延寿南,攻陷贝州。

德光屯元城,兵及黎阳。

晋出帝亲征,遣李守贞等东驰马家渡,击败契丹。

而德光与晋相距于河,月余,闻马家渡兵败,乃引众击晋,战于戚城。

德光临阵,望见晋军旗帜光明,而士马严整,有惧色,谓其左右曰:“杨光远言晋家兵马半已饿死,何其盛也!”兵既交,杀伤相半,阵间断箭遗镞,布厚寸余。

日暮,德光引去,分其兵为二,一出沧州,一出深州以归。

二年正月,德光复倾国入寇,围镇州,分兵攻下鼓城等九县。

杜重威守镇州,闭壁不敢出。

契丹南掠邢、洺、磁,至于安阳河,千里之内,焚剽殆尽。

契丹见大桑木,骂曰:“吾知紫披袄出自汝身,吾岂容汝活邪!”束薪于木而焚之。

是时,出帝病,不能出征,遣张从恩、安审琦、皇甫遇等御之。

遇前渡漳水,遇契丹,战于榆林,几为所虏。

审琦从后救之,契丹望见尘起,谓救兵至,引去。

而从恩畏怯,不敢追,亦引兵南走黎阳。

契丹已北,而出帝疾少间,乃下诏亲征,军于澶州,遣杜重威等北伐。

契丹归至古北,闻晋军且至,即复引而南,及重威战于阳城、卫村。

晋军饥渴,凿井辄坏,绞泥汁而饮。

德光坐奚车中,呼其众曰:“晋军尽在此矣,可生擒之,然后平定天下。”

会天大风,晋军奋死击之,契丹大败。

德光丧车,骑一白橐驼而走。

至幽州,其首领大将各笞数百,独赵延寿免焉。

是时,天下旱蝗,晋人苦兵,乃遣开封府军将张晖假供奉官聘于契丹,奉表称臣,以修和好。

德光语不逊。

然契丹亦自厌兵。

德光母述律尝谓晋人曰:“南朝汉兒争得一向卧邪?自古闻汉来和蕃,不闻蕃去和汉,若汉兒实有回心,则我亦何惜通好!”晋亦不复遣使,然数以书招赵延寿。

延寿见晋衰而天下乱,尝有意窥中国,而德光亦尝许延寿灭晋而立之。

延寿得晋书,伪为好辞报晋,言身陷虏思归,约晋发兵为应。

而德光将高牟翰亦诈以瀛州降晋,晋君臣皆喜。

三年七月,遣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出兵,为延寿应。

兵趋瀛州,牟翰空城而去。

晋军至城下,见城门皆启,疑有伏兵,不敢入。

遣梁汉璋追牟翰及之,汉璋战死。

重威等军屯武强。

德光闻晋出兵,乃入寇镇州。

重威西屯中渡,与德光夹水而军。

德光分兵,并西山出晋军后,攻破栾城县,县有骑军千人,皆降于虏。

德光每获晋人,刺其面,文曰“奉敕不杀”,纵以南归。

重威等被围粮绝,遂举军降。

德光喜,谓赵延寿曰:“所得汉兒皆与尔。”

因以龙凤赭袍赐之,使衣以抚晋军,亦以赭袍赐重威。

遣傅住兒监张彦泽将骑二千,先入京师。

晋出帝与太后为降表,自陈过咎。

德光遣解里以手诏赐帝曰:“孙兒但勿忧,管取一吃饮处。”

德光将至京师,有司请以法驾奉迎,德光曰:“吾躬擐甲胃,以定中原,太常之仪,不暇顾也。”

止而不用。

出帝与太后出郊奉迎,德光辞不见,曰:“岂有两天子相见于道路邪!”四年正月丁亥朔旦,晋文武百官班于都城北,望帝拜辞,素服纱帽以待。

德光被甲衣貂帽,立马于高冈,百官俯伏待罪。

德光入自封丘门,登城楼,遣通事宣言谕众曰:“我亦人也,可无惧。

我本无心至此,汉兵引我来尔。”

遂入晋宫,宫中嫔妓迎谒,皆不顾,夕出宿于赤冈。

封出帝负义侯,迁于黄龙府。

癸巳,入居晋宫,以契丹守诸门,门庑殿廷皆磔犬挂皮,以为厌胜。

甲午,德光胡服视朝于广政殿。

乙未,被中国冠服,百官常参,起居如晋仪,而氈裘左衤任,胡马奚车,罗列阶陛,晋人俯首,不敢仰视。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