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78页
后帝亦追悔,遣供奉官张晖奉表称臣以求和,德光报曰:“使桑维翰、景延广来,而割镇、定与我,乃可和。”
晋知其不可,乃止。
契丹至中渡,延广屯河阳,闻杜重威降,乃还。
德光犯京师,行至相州,遣骑兵数千杂晋军渡河趋洛,以取延广,戒曰:“延广南奔吴,西走蜀,必追而取之。”
而延广顾虑其家,未能引决,虏骑奄至,乃与从事阎丕驰骑见德光于封丘,并丕见锁。
延广曰:“丕,臣从事也,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丕乃得释。
德光责延广曰:“南北失欢,皆因尔也。”
召乔莹质其前言,延广初不服,莹从衣领中出所藏书,延广乃服。
因以十事责延广,每服一事,授一牙筹,授至八筹,延广以面伏地,不能仰视,遂叱而锁之。
将送之北行,至陈桥,止民家。
夜分,延广伺守者殆,引手扼吭而死,时年五十六。
汉高祖时,赠侍中。
呜呼,自古祸福成败之理,未有如晋氏之明验也!其始以契丹而兴,终为契丹所灭。
然方其以逆抗顺,大事未集,孤城被围,外无救援,而徒将一介之命,持片舌之强,能使契丹空国兴师,应若符契,出危解难,遂成晋氏,当是之时,维翰之力为多。
及少主新立,衅结兵连,败约起争,发自延广。
然则晋氏之事,维翰成之,延广坏之,二人之用心者异,而其受祸也同,其故何哉?盖夫本末不顺而与夷狄共事者,常见其祸,未见其福也。
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吴峦
吴峦,字宝川,郓州卢县人也。
少举明经不中,清泰中为大同沙彦珣节度判官。
晋高祖起太原,召契丹为援,契丹过云州,彦珣出城迎谒,为契丹所虏。
城中推峦主州事,峦即闭门拒守,契丹以兵围之。
高祖入立,以云州入于契丹,而峦犹守城不下,契丹围之凡七月。
高祖义峦所为,乃以书告契丹,使解兵去。
高祖召峦,以为武宁军节度副使、谏议大夫、复州防御使。
出帝即位,与契丹绝盟,河北诸州皆警,以谓贝州水陆之冲,缓急可以转饷,乃积刍粟数十万,以王令温为永清军节度使。
令温牙将邵珂,素骄很难制,令温夺其职。
珂闲居无憀,乃阴使人亡入契丹,言贝州积粟多而无兵守,可取。
令温以事朝京师,心颇疑珂,乃质其子崇范以自随。
晋大臣以峦前守云州七月,契丹不能下,乃遣峦驰驿代令温守贝州。
峦善抚士卒,会天大寒,裂其帷幄以衣士卒,士卒皆爱之。
珂因求见蛮,愿自效,峦推心信之。
开运元年正月,契丹南寇,围贝州,峦命珂守南门。
契丹围三日,四面急攻之,峦从城上投薪草焚其梯冲殆尽。
已而珂自南门引契丹入,峦守东门方战,而左右报珂反,峦顾城中已乱,即投井死。
而令温家属为契丹所虏,出帝悯之,以令温为武胜军节度使,后累历方镇,周显德中卒。
令温,瀛州河间人也。
********汉臣传第十八
○苏逢吉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也。
汉高祖镇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作奏记,悦乃言之高祖。
高祖召见逢吉,精神爽秀,怜之,乃以为节度判官。
高祖性素刚严,宾佐稀得请见,逢吉独入,终日侍立高祖书阁中。
两使文簿盈积,莫敢通,逢吉辄取内之怀中,伺高祖色可犯时以进之,高祖多以为可,以故甚爱之。
然逢吉为人贪诈无行,喜为杀戮。
高祖尝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狱囚以祈福,谓之“静狱。”
逢吉入狱中阅囚,无轻重曲直悉杀之,以报曰:“狱静矣。”
高祖建号,拜逢吉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时,制度草创,朝廷大事皆出逢吉,逢吉以为己任。
然素不学问,随事裁决,出其意见,是故汉世尤无法度,而不施德政,民莫有所称焉。
高祖既定京师,逢吉与苏禹珪同在中书,除吏多违旧制。
逢吉尤纳货赂,市权鬻官,谤者喧哗。
然高祖方倚信二人,故莫敢有告者。
凤翔李永吉初朝京师,逢吉以永吉故秦王从餮献樱沂劳鹾睿庇衅婊酰谷烁嬗兰硪砸恢荩笃湎韧跤翊兰晕尬猓昙耸谷耸幸挥翊笔х牛鹩兰ブ磺翱褪∈雇躞拮越┦钩,至是还,逢吉意筠得楚王重赂,遣人求之,许以一州,筠怏怏,以其橐装之半献之。
而皆不得州。
晋相李崧从契丹以北,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逢吉,而崧别有田宅在西京,逢吉遂皆取之。
崧自北还,因以宅券献逢吉,逢吉不悦,而崧子弟数出怨言。
其后,逢吉乃诱人告崧与弟屿、义等,下狱,崧款自诬伏:“与家僮二十人,谋因高祖山陵为乱。”
狱上中书,逢吉改“二十人”为“五十人”,遂族崧家。
是时,天下多盗,逢吉自草诏书下州县,凡盗所居本家及邻保皆族诛。
或谓逢吉曰:“为盗族诛,已非王法,况邻保乎!”逢吉甗以为是,不得已,但去族诛而已。
于是郓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尽杀平阴县十七村民数百人。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